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天价频现

全球经济低迷之际,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却热度不减。记者三月一日获悉,在最新出炉的“二00九胡润艺术榜·古代书画排名”中,金昆·郎世宁等的《御制·大阅第三图·阅阵·手卷》、赵孟頫的《滦菊图》和恽寿平的《载鹤图》分居前三名。

根据《二00九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当代艺术品已不再是今年富豪收藏首选,收藏当代艺术品的人数也大幅下降,从百分之三十六锐减至百分之十一。相比之下,古代字画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它们的价值极具保障,吸引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富豪收藏目光。

中国古代书画数量十分有限,其中百分之九十精品都在博物馆里和藏家手中,外加藏家对古画认知水平的提高,进入古画市场的人日益增多,造成投资者认为古画市场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收藏家势在必得的心态,不断刺激着古画市场的拍卖纪录。因此古代书画市场不仅坚挺,且精品价格水涨船高。

记者纵观“二00九胡润艺术榜·古代书画排名”后发现,明清文人书画乃当下市场追捧主流,其中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居古代书画拍品数量之首,其次是清代的王翚和明代的唐寅。

业内人士指出,自从二00五年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油画版块走强以来,分流了艺术品市场中的大部分资金,中国古代书画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特别是海外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天价出现,令国内投资者将大部分资金从古代书画市场撤离,资金的游离和人气的缺失成为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一状况在二00七年的秋拍上出现重大转机。中国嘉德推出的仇英《赤壁图》以七千九百五十二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记录,市场的注意力又重新聚集到古代书画上。在二00八年的拍卖市场上,一些曾经在早年创出高价,在近几年销声匿迹的精品终于重现市场,权威人士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市场不缺资金,不缺信心,缺的是精品。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