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辽宁国拍 拍卖品“买一赠一”

“6000元一次,6000元两次,6000元三次,成交!”拍卖师落槌,王品章先生的一幅《千年耕耘》油画以6000元的拍价被一位竞拍者拍走。

这幅画在几个月前的估价在2万元,而此次竟拍的价格“缩水”了一半之多。金融危机下,艺术品收藏由高端化转为大众化。收藏者们也看准了这一投资的好机会。

拍卖品估价大“缩水”

在昨日举行的2009年迎春书画拍卖会上,辽沈名家的230幅书画作品参与竞拍,其中包括40余幅油画。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次的拍卖会不如春季拍卖会和秋季拍卖会热闹,竞拍者的热情也削减了不少,竞拍出的书画作品中最低价格为200元,最高价格5万元,其中有30%-40%的油画作品流拍。

记者注意到1000元-4000元的拍品价格在此次拍卖会上占有相当大的比列,多数作品均以起拍价拍走。

邸立丰先生的一幅《沉思》油画是此次拍卖会上拍出最贵的一幅画。以起拍价5万元的价格被893号竞拍者拍走。 10月份的时候,这幅画的估价高达12万元。

金融危机下,一些拍品的价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估价大“缩水”。

拍卖品“买一赠一”

辽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伟表示,从规模和档次上此次竞拍和以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辽宁拍卖市场有3次拍卖会,包括5月份的春拍、10月份的秋拍和春节前的拍卖会。”李宏伟说春拍和秋拍属于大拍,档次非常高,拍品也有国际性的特点,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来选购拍品。

而此次拍卖,是针对本地收藏家的保真品,李宏伟强调,“书画拍卖上很少有保真承诺。”记者注意到,汪慎生和齐子如先生的《蔬果草虫双挖》竞拍价为1万8千元。李宏伟说实际上这两幅画价值6万元,相当于花1万8千元买了一幅名家的画,又白得了一个名家的画,非常合算。

拍卖品更应该大众化

2005年前后,书画品市场达到了一定的顶峰,无论是一线画家还是二线画家的作品价值非常高,而且受追捧程度相当厉害,这一情况下出现了仿品。从2006年秋拍开始,书画市场开始走向理性的投资环境。

李宏伟介绍,由于书画作品真假的不同,使过去价值高的书画竞拍的价格开始接近低谷,不仅给收藏界带来了困扰和冲击,也给收藏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眼下收藏品的价格面临大“缩水”,李宏伟认为这是收藏市场“捡漏”的好机会。“当前面临的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考虑投资什么更安全。”李宏伟说,保真的名家作品从目前看给出的价格非常理性,艺术品的收藏应该改变过去的高端收藏,转为大众化。“大众化有一定的地域性,保值和增值稳定,每年的增值比率在10%-15%。”李宏伟说。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