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藏品冬拍状况如何? 成交额降 岭南名家未掉价
在金融风暴的席卷下,今年艺术品藏品的冬拍状况如何呢?尤其是在广东市场中,情况又是如何?通过数据发现,广州嘉德、广州艺拍、广东保利的冬拍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或今年上半年都有较大程度的下滑。
高价拍品减少
广州3家主要拍卖行广州嘉德、广州艺拍、广东保利近期陆续完成冬拍任务,广州嘉德近800件艺术品总成交额近6600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约70%;其中岭南名家书画专场总成交额约为1145万元,成交率为58%。“中国书画”专场总成交金额约1470万元,成交率为56%。该次总成交额与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下半年两场大拍结果10253.94万元和9602.45万元相比有较大差别。
广州艺拍的瓷器专场和书画专场中401件拍品共拍出2376.8752万元,其中书画专场成交比率为60.82%。而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下半年两场拍卖会的成交额分别为3352.88万元和3634.68万元,相差千余万元。
广东保利1068件拍品中成交603件,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成交9866080 元,成交率70%;古董珍玩专场成交额21784000 元,成交率43%;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成交额19996480 元,成交率65%。本次高达5185.94万元的成交额比今年上半年大拍中7327.16万元的成交额低1/3左右,但与去年下半年大拍中的5838.36万元相差不远。
在拍卖大潮之前,无论是拍卖行还是行家们对市场走向已经有充分的准备,认为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尚处于调整期的艺术品市场必然受到巨大冲击,早预料成交结果不但不能与2005~2006年的高峰期相比,甚至不如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有行家甚至直言,真实成交率能达到40%~45%就已经是满意结果。
从拍卖现场看,虽然市场行家、买家基本到场,但举牌谨慎、极少追价,很多拍品虽然最终成交,但成交价仅略高于起拍价;也有更多的拍品最终喊价不能达到卖家底价而最终流拍。从广州3家主要拍卖行的成交数据看,成交总额的确低于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下半年,但与拍品数量直接有关,如广州嘉德本次拍品不到800件,而今年上半年推出1127件拍品,去年下半年推出844件拍品。
另一个原因是高价拍品的减少,这在北京的拍卖会上表现更为明显。有行内人士表示,因为几名当代艺术“先锋”的作品再也卖不起价,导致北京部分拍卖行的总成交额剧降,表面上看整体市场滑坡厉害,其实名家书画受影响程度远不如当代艺术。
拍品中依然有“大部头”
整理三家主要拍卖行的拍卖结果可发现,拍品中依然有“大部头”的出现,但3家拍卖行仅出现4件成交价高于100万元的拍品,与以往情况相差甚远,其中两件是岭南画家高奇峰和黎雄才的作品。
在岭南书画家中,本次拍品最多的是黎雄才,36件作品成交32件,比率甚高,最高成交价为134.4万元;拍品数仅次其后的杨之光,35件拍品成交25件;28件关山月作品成交23件,最高成交价未及50万元;赵少昂作品亦不少,32件中拍出20件;林墉的29件作品中22件顺利出手,《凝望》的价格高达51.52万元;26件方楚雄作品流拍9件;13件周彦生作品全数成交;而近来市场走好的黄君璧,13件作品仅拍出5件,作品最高成交价仅为67200元。总的来看,维持以往的价格区间。
“岭南行情算是波澜中仍保持安稳”,有行家发表议论,认为市场全面受到冲击,艺术品市场不可幸免,但南方市场尚算安于一隅,明年上半年的春拍可能仍将平稳过渡。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许多买家有趁机捡便宜的心态,口中叫苦连天,实际暗中挑精选肥,低价吞货。对于这些买家来说,他们更愿意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仍保持不温不火。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