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拍卖将举行中国首场佛教书画专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歌德拍卖公司将于12月1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2008年秋季拍卖。预展为12月10日-11日,同时将举办经典中国书画展和中国石文化艺术展。此次秋拍分为佛教书画专题、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三个专场。

书画领域内的佛教艺术,融合了几千年的信仰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却一直缺乏专业而系统的展示。北京歌德拍卖公司今秋将举办国内首个佛教题材书画专场,并将通过此次拍卖将佛教书画专题作为歌德拍卖的特色拍品门类进一步推广。

慈云法雨――中国首场佛教书画专题拍卖。五十三件精心斟选的作品,荟萃了唐宋元明清历代高僧大德和艺术大师的修行和智慧,十分难得。华丽庄严的佛画、工整睿智的法书,以多个面向展示了佛教艺术在书画领域绽放的独特魅力。

弘一出家后,其财产大都分为二份,一份为家俱等生活用品,多赠给丰子恺;一份为书画和典籍资料,大多赠与了夏丏尊。专场中二十四件夏丏尊旧藏的弘一法师书法,横幅联对,形式多样,佛言法语,字字清正。解放后夏家后人将部分弘一作品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此次拍卖的大师作品尤可宝贵。明末清初隐元东渡将日本黄檗宗发扬光大,从此有了“东西两黄檗”之称。一批“黄檗三笔”的书法作品资料详实,来源可靠,为黄檗文化提供了可资参证的史料。《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续编》著录的《元人画观音大士像》来自宫廷旧藏,故宫古书画部专家杨丹霞先生对其赞不绝口。唐人写《大般涅盘经卷第三十七》十米长卷由黄麻纸写就,用笔纯熟精美,一丝不苟,尤其原杆犹存,堪称唐人写经的代表作品。元版《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为“丽”字号精品,佚名《十六应真图》可上溯元代,皆品相完美,询为良品。

书画史上的名人长斋奉佛也是常事,佛教是他们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由日本二玄社出版的张瑞图《心经》有上海博物馆藏张瑞图《心经》参证,这位明代书法大家的的佛心可见。陈少梅《礼佛图》,张大千《释迦出山像》赠黄浦中将杨鹏升,证二人深交。此外,溥儒和沈尹默写《心经》,傅山画《白衣大士》,件件精美,表现出艺术家们对佛世界的感知和洞察。

中国书画专场悉心选择了古今二百余件拍品。自京津画派而海派、岭南画派,自名家巨制而文人小品,名人收藏,传承有绪,精品迭出。

十件现藏者直接得自画家本人的李苦禅绘画,于市场素未谋面,相信会成为本场的一大亮点。专场还特别辟出高启云旧藏的一批近代书画精品和耕耘山馆旧藏的古代书画佳制。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雅好收藏,与文化圈许多著名书画家结下不解之缘。其收藏的傅抱石《观沧海》为傅60年代东北写生归来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许麟庐《花卉草虫册》堪为许氏作品之“最”;一幅谷牧旧藏的康生、郭沫若合作《书法》饶有趣味,康生写“为人民”,而郭沫若颇有誉美,具有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耕耘山馆主人周芗耕为海上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生前从事银行业,收藏甚丰。曾与吴湖帆、张大千、钱镜塘等人相友善。本场特别甄选其旧藏书画十余件以鄉藏家。

京津画派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对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场精心挑选了京津画派得力干将齐白石、陈少梅、溥儒、马晋、蒋兆和、王雪涛、吴作人等人的作品,引起藏家关注。

齐白石作绢本《花卉草虫》册(四开)系齐白石同乡好友杨度旧藏,王方宇题签并跋。该册为白石老人二十年代初期草虫之代表作。首开画山花烂漫,用色之大胆鲜艳绝无仅有。《款款飞去》画蜻蜓姿态各异,倾注老人思乡情怀;《多寿》画寿桃鲜艳欲滴,红花墨叶一路大写意画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虾嬉图》栩栩如生,《醉钟馗》一脸正气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专场中不容错过的亮点。

马晋《六合图》经由《京津画派作品集》出版,是马晋临习台北故宫藏郎世宁《鱼藻图》的一个摹本。层层渲染充分体现出西画焦点透视法不受空间局限的视觉效果。陈少梅《桃花源》经名家收藏,取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场景作画,表现其高标独具的品格,具有超然物外之致。蒋兆和《春讯》画双鸽絮语,寄寓和平愿望,与另两幅作品共同表达美好的理想。

海派书画家海纳百川,人文荟萃,专场中亦有不俗作品。程十发《松岭山邬》仿王蒙山水,画牛毛皴是程十发早年山水佳制、民初陆恢《半偈庵图》经吴昌硕题跋收藏,清新高雅,有时代风貌。专场亦精选了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之上乘作品。其中黎雄才《松岭听瀑》作于改革开放之初,上款杨尚昆,含义深刻。

此外,吴冠中几件作品,附有原藏家早年购画时的发票,殊为难得。黄永玉《秋荷》、《猫头鹰》等呈现画家作品的典型样式。黄宾虹《山水》、于非厂《千字文》等极为精美。值得注意的是,林风眠《时装仕女》系原藏者双亲五十年代得自画家本人,《荷塘秋鹜图》经由《上海美术志》出版,十分独特。

古代书画方面,查士标、笪重光书作皆为上选,石涛、李鱓等画作为专场加重份量。宋元时期一批佚名画家的作品,画面精美,来源可靠,心仪于此的藏家一定不能错过。此外,边寿民册页由《古代书画图目》著录出版,至可宝也;石涛山水由徐邦达审定,书画俱佳。还有何绍基、铁保等名家墨迹不一而足,如满天星辰,熠熠生辉。

针对目前艺术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我们适时地将中国书画部份重要拍品调整至明年春季拍卖。此次秋拍预展将一并展出,相信会为广大藏家带来更多的期待。

今秋以来,拍卖市场云谲波诡,阴晴难测,然古代宫廷瑰宝依然受到高端收藏人士的独特青睐。香港苏富比“皇威万代”清宫瑰宝专拍,不到30件宫廷艺术品超过3.2个亿的成交总额,充分显示了传统艺术品市场的稳健和买家对于高档工艺品的热情。歌德拍卖公司于今秋隆重推出瓷器工艺品专场,以清乾隆粉彩百鹿尊领军的近两百件重要古代艺术珍品使整个专场熠熠生辉。

歌德拥有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顾问团队,对每件拍品都悉心鉴定,严格把关。此专场相当一部份器物有国际、国内众多资深拍卖公司的早期拍卖纪录,部分佳器曾经权威拍卖文献出版、著录。这源于歌德的宗旨——确保拍品质量,注重传承来源。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亮点,源出名门收藏,历经上世纪90年代纽约苏富比、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当时即创下全球百鹿尊拍卖纪录。苏富比30周年拍卖图录将其收录。苏富比拍卖公司亚太区前总裁、中国古陶瓷鉴定专家朱汤生先生对其作了权威解析论证。

青花瓷器近千年的烧造历史,其中以明代永宣两朝(公元1402 -1436年)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器堪称稀世珍品,它那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 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瓷早已穿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而为全世界的古瓷爱好者所痴迷。可以说,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的豪迈旷放,又有别于中晚明青花的热烈稚拙,更不同于清盛世青花的流丽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明艳自信、沉雅蕴籍,如黄钟大吕,余韵悠悠,具有深邃的艺术底蕴。

明永乐青花闻名于世,无疑为古陶瓷收藏的国际标准。此次歌德秋拍征集到的一件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菱口盘,造型端庄典雅、胎质细腻洁白,釉水莹润肥厚,青花发色浓艳,此盘传承有序且品相完好,弥足尊贵,原系日内瓦里奇家族旧藏,为1996年伦敦佳士得春拍封面拍品,著名英国古董商艾斯肯纳胥在1989年举办的展览曾将其选入其中。

明永乐青花外缠枝花卉内海水轮花纹折沿洗,在永宣瓷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类器物传世品极为罕见,其造型源于14-15世纪西亚国家地区的金银器皿,饰以西亚纹饰及传统吉祥花卉,传世品寥若晨星,在当时均为重要大型场合使用。可参阅《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中的一件,与其如出一辙;2006年香港佳士得曾推出一件造型、纹饰完全相同的永乐青花洗,成交价高达九百六十余万港币。明宣德青花外莲瓣纹内折枝花果碗,画工精良、釉色肥润,亦为不可多得之永宣青花代表性作品。

晚明时期,明王朝处于衰落的阶段,但官窑瓷器的生产从未间断,由于皇家的需求,许多新颖造型屡有出现,如方形器物在此时较为盛行,本场拍卖中亦不乏晚明力作出现。

明万历青花龙纹倭角长方盖盒,盖面锦地开光双龙戏珠纹,盖四周及盒身四壁绘制折枝果鸟图,青花明快艳丽、釉色透亮,实属难得一见的万历官窑文房佳器。

另有一件明万历青花青花内如意云外龙纹盘,盘内心绘制三朵如意云纹,外壁绘两条赶珠龙,传承明初官窑定制,回青料发色浓艳、略微泛紫,胎釉细腻,修足、款识书写规整,属万历早期风格,时代气息极为鲜明。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由于三朝皇帝均对瓷器生产兴趣浓厚,本场的亮点也不乏精品力作而美不胜收。

清康熙五彩人物故事小杯,造型小巧雅致,以五彩装饰又增添一份大气,题材为西厢记故事图,同类题材常见于清初民窑器皿,官窑器上极为罕见,此杯似为仅见。人物表情、衣襟线条画工均细致入微,杯心巧绘灵芝图,底署康熙六字青花楷书款,属极为标准的官窑器物,亦为康熙官窑五彩中罕见的佳作。

清雍正青花夔龙纹碗一对,青花色泽纯正鲜丽,纹饰简洁明快,为雍正官窑精品,成对传世,较为难得。

清乾隆青花内轮花外缠枝莲纹折沿大洗,里外青花装饰,纹饰繁琐华丽、青花色泽深沉浓艳,是乾隆官窑仿清宫旧藏明永乐青花折沿洗的杰作,存世屈指可数,极为珍罕。

清雍正时期的颜色釉瓷器,由于皇家的重视与青睐,成为此时官窑的最大特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色釉品种,为世人所赞叹不已。其中清雍正黄釉暗刻花果云龙纹盘,最能体现皇家御用器的尊贵身份,属雍正早期官窑佳作,尚存浓郁的康熙遗韵,存世罕见,完全相同者仅见台北故宫所藏的一件。

清雍正天青釉直口尊,釉色清新悦目,表现出同时期仿汝天青釉的淡雅之风,是雍正一朝颜色釉中的佼佼者。

清雍正白釉暗刻龙纹小杯一对,杯身暗刻二龙戏珠纹,纹饰清晰流畅,整体莹润剔透,为雍正朝官窑佳作,此品种极为稀少,成对传世,更属难得。

雍正官窑效仿龙泉窑繁衍出的青釉,其上等釉色之器历来深受收藏之士所追捧。造型及工艺丰富多样,是雍正单色釉瓷器中的突出产品。本场中的清雍正冬青釉菊瓣式碗、粉青印花大碗,无论从釉色及工艺角度、均能体现出雍正官窑优雅的艺术气质。

清雍正金釉盘,盘形周正,满施金彩釉,釉色均匀,富丽华贵、金碧辉煌。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为雍正时期非常少见的珍贵品种。金釉是是清代康熙年间创烧的品种,其制作工艺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器外壁施以金彩,再放置低温窑炉中烘烧而成,传世品罕见,且多为口径在十五厘米以下的盘碟,如此尺寸的绝无仅有。

清雍正紫金釉仿钧葵口三足洗,造型硕大别致,紫金釉古雅沉迈,为清初官窑仿古之风氤氲而成的典范佳作。

斗彩烧制工艺复杂,图案填彩难度较大,完美的传世品不多见。雍正斗彩瓷器在纹饰布局、填彩工艺及色彩配合方面,较前朝彩瓷工艺更加讲究。

本场一只雍正斗彩灵仙祝寿图盘较为亮眼,内外绘制水仙花、洞石,雍正御窑的灵秀之气体现的淋漓尽致,来源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此盘系同类器物中的上佳之作。

清雍正斗彩福山寿海纹盘一对,来源于香港佳士得拍卖。华美典雅,寓意吉祥,盘内饰以斗彩“寿山福海”图,胎釉洁净细润,工艺繁复细腻,为雍正官窑斗彩器经典作品。还有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碗,都是此时最为典型的官窑佳品。

清代中叶以后,官窑制作不及前朝,但不乏多数精品出现,如本场的清嘉庆秋葵绿地粉彩莲托八宝纹鼎式炉,整体端庄尊贵,是此时官窑特制的重要庙堂供器。

晚清同、光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为慈禧太后烧制了一批御用瓷,属款“储秀宫”“大雅斋”“永庆长春”等,工艺程度最为精良,同时光绪时期的精品在晚清占的比例较大。本场的晚清官窑中,清光绪矾红龙纹大盘及清光绪青花十六子大碗,均能体现这一时期的工艺之最。

歌德秋拍的玉器杂项方面也是同样准备了众多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为整场拍品的水准均齐提供了有力保证。

清乾隆剔红海浪纹仙人梅花式盖盒,为典型宫廷作坊之器,呈梅花形,上下周身雕刻卷云海浪纹。盒面开光仙人图,写“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画面生动。梅花式开光外圈雕蝙蝠寿桃,更加彰显华贵之气。

一件清代玛瑙巧雕羊形摆件,质地上佳,线条神态流畅生动,瑞气十足,惹人怜爱,系同类清代玛瑙摆件中的精品。

清乾隆白玉蟹型摆件,以写实技法雕琢螃蟹,惟妙惟肖。用料考究,玉质润白细腻,寓意“富甲一方”,张力丰弥,置于紫檀木雕琢的海浪之上,呈现出乾隆时期玉器雕琢的鼎盛风貌。

综观整场,体类分明,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传承有序。有心者或当于此驻足,巧沐先贤雅泽,尽享前朝古韵。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