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要藏瓷现身北京保利(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 甜白暗刻云龙大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25.3cm RMB:400,000-600,000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雍正 斗彩葫芦万代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27.4cm RMB:600,000-800,000

据悉,一批流散日本近一个世纪的四十余件中国明清陶瓷名品将于11月初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并将在12月初的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举办“日本旧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拍卖会。

这批保存完好的明清官窑瓷器来自同一日本财阀家族旧藏,均荟集于1900至1945年间——这一中日关系史上的特殊动荡时代。这批瓷器经年秘藏于该家族之山庄故宅,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半个世纪不曾示人,二战之后仅于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和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有部分作品惊鸿一见,曾参加德川美术馆的《中国清朝陶瓷名品展》和五岛美术馆的《中国陶瓷名宝展》。并有多件器物出版于1953年由日本陶瓷协会刊行的《清朝陶磁》一书中。该书由陶瓷史家久志卓真(1898-1974) 编著,开战后日本中国清代陶瓷研究之先河。

这四十余件瓷器多为明代嘉靖、万历两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作品,品种涉及青花、五彩、粉彩、斗彩和甜白、粉青、茄皮紫、松石绿等单色釉,体现出明代晚期至清代康乾盛世的两百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高超技艺和明清两代各朝宫廷艺术的不同风彩。据了解,这个收藏方向和收藏品味的确立是和购藏来源分不开的,这批藏品大多购自二战结束前的日本两大中国古董经销商——山中商会和茧山龙泉堂。清末民初时期,在中国经营中国文物出口生意的当时日本最大的古董商山中商会曾购买了大量的清恭王府文物和末代皇帝溥仪抵押给当时中国盐业银行的顶级官窑瓷器。其后,山中商会多次在日本举办中国文物展览、拍卖进行销售。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涌现了一批因兴办实业而成功的企业家,由于他们对中国文物的喜爱,收藏了大批中国文物。其后他们或将其毕生收藏捐给国家博物馆,或自设博物馆,由此形成了中国文物在日本的基本源流。代表性人物为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壶中居的广田不孤斋、茧山龙泉堂的茧山松太郎等古董商人;还有横河民辅(其收藏品捐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安宅英一(其收藏品捐给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出光佐三(以其收藏品为主成立出光美术馆)、根津嘉一郎(创立根津美术馆)、岩崎小弥太(创立静嘉堂文库)、细川立(创立永青文库)、松冈清次郎(创立松冈美术馆)、须磨弥吉郎(其大部分收藏品捐赠给京都国立美术馆)、藤井善助(藤井有邻馆)、住友吉左卫门(创立泉屋博古馆)等。保利展览的这批明清瓷器收藏的主人也是这个日本收藏家序列中的一位,虽然其数量规模不大,但具有同样高超的品味。例如,他的清代陶瓷藏品中对雍正朝官窑粉彩、斗彩和单色釉的喜爱就与已发表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清代陶瓷收藏有诸多相近之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