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香港秋拍检验投资者勇气

面对金融市场的日益动荡,苏富比拍卖行于10月4日开始在香港举行为期5天的油画、雕塑、珠宝及腕表拍卖会,以此检测全球投资者对高端艺术品的胃口。

苏富比仍乐观地相信,此次秋拍成交额将达到2.56亿美元,高于去年的2亿美元。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我并不是在说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走势相反。但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品市场的寿命通常比金融市场稍长一点。”

程寿康表示,在1987年股市崩盘和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以后,拍卖市场继续繁荣了近两年的时间。在2000年下降逾10%之前,苏富比全球拍卖成交额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上升了5%和16%。

上个月,在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几小时后,苏富比以1.11亿英镑卖出了218件达米安&S226;赫斯特的作品。

程寿康表示:“(在拍卖会前)我们曾十分担心,但结果显示出高端艺术品市场是多么有弹性!一般来说,拍品越是出于高端,经济下滑对它们的影响就越小。”

此次香港拍卖会的精品包括一幅15.5米长的18世纪的手卷,描述了乾隆皇帝检阅1.6万名八旗兵的盛况,预计将卖得8000万港元(合1030万美元);还包括日本艺术家村上隆高达4米的雕塑作品,估计会卖到2400万港币。

苏富比希望,来自更具弹性的经济体的新兴买家阶层和不断增加的亚洲艺术品爱好者会让拍卖价格保持在高位。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经济下滑尚未真正影响到中东和俄罗斯的收藏家,这两个地区在过去几年创造出了大量财富。一些收藏家等待某些艺术品现身市场,已经等了有20年。他们知道,艺术品不是那种错过今天,明天还能买到的东西。”

《亚洲艺术》报驻香港的通讯记者邦妮&S226;恩格尔也认为,艺术品市场的滑坡通常滞后于股票市场。恩格尔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品市场不会出现下滑。但许多优秀人士出于喜爱,仍在购买艺术品。”

苏富比此次的拍品逾1700件,其中多数为中国古代及当代艺术品。按拍卖成交额计算,香港是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此次拍卖将包括苏富比在香港首次举行的“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品”晚间拍卖。

近年来,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次引人瞩目的繁荣,迄今尚未受到信贷危机的影响。

苏富比从1974年开始在香港举办春拍和秋拍活动。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被公认为全球主要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而现在,它正逐渐发展成所有亚洲艺术品交易的最大市场之一。

香港对艺术品拍卖不征任何税。中国内地征收34%的进口关税。佳士得和苏富比都选择在香港举办一年两次的拍卖活动。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