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当代艺术”纽约苏富比秋拍市场再度遇冷(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曾梵志《面具系列》

9月17日,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秋拍开槌,为全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秋季拍卖拉开帷幕。在这一专场拍卖中,共上拍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当代艺术作品共计212件,成交率为65%,总成交金额为5882.794万元。对比春季的拍卖来看,此次秋拍不仅作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量均有缩水,而且成交率从79%下降到65%,成交金额也从2321.0525万美元下挫到人民币5882.794万元。如果说上一季拍卖已显示出市场的迟疑,而今年的秋季拍卖则明显地看到了亚洲当代艺术在纽约市场遭到调整的迹象。

回顾3月17日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一线艺术家的作品集体遇挫,张晓刚2幅作品流拍,陈逸飞、王广义、徐冰和蔡国强等焦点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如上年火热。但高品质作品的价格仍然较高,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No.11(三联画)》拍到了121.7万美元,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No. 8》成交价为93.7万美元,岳敏君的《无题》以76.9万美元成交,刘野的《无题》也以38.5万美元成交。

而从2008年秋季纽约苏富比专场来看,不仅最高成交价低于春季,且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价格也不及上个拍卖季。专场的最高价为曾梵志的《面具系列》所得,估价为90万-120万美元,成交价为108.25万美元(合人民币746.925万元),是专场中唯一一件成交价超过百万美金的作品。蔡国强的《两只鹰》以42.25万美元成交,张洹的影像《家谱》以38.65万美元成交,刘野的《无题》成交价为36.25万美元,这些作品的成交价大都在预估价位区间,而成交价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作品仅有14件。

韩国艺术家作品则呈现出些许上涨倾向,韩国艺术家金焕基的《飞鸟》成交价格达到43.45万美元,不仅远远超出估价20万-30万美元,更创出了专场成交价格第二位的成绩;另一件作品《小玫瑰》以19.45万美元成交,《无题》以18.25万美元成交,均高出了拍卖行的最高估价,成交呈涨势。

从纽约苏富比秋拍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遇冷一方面是由于春季拍卖的下跌苗头使得拍卖行在征集作品上遇到困难,另一方面纽约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也使买家多处于观望态度,因此导致了专场中不仅拍卖价格下降,而且流拍的作品数量亦增多。从春季市场的经验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纽约市场的遇冷更多地取决于环境因素,并不会过多地影响到国内当代艺术的拍卖市场,至于秋季拍卖在国内的市场境遇如何,接下来即将上演的国内秋拍大戏则更加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