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拍卖行情步步高 让人爱不释手

在云洲古玩城举办的“海外藏家古玩珍品展览会”上,几件宋哥窑洗以及明清仿品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哥窑洗口径23.5厘米,高7.3厘米,黑灰胎,土黄色,百圾碎,金丝铁线,口釉接痕,牛毛纹,刷釉痕,酥油光,土沁痕,敲之木声,让人爱不释手。

传说宋时浙江龙泉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长的窑称为哥窑。哥窑的特征是紫口铁足,釉面布满纹片,大纹片釉开处呈黑色,小纹片釉开处呈黄色,这就是俗称的“金丝铁线”。釉面温润如玉,釉色有粉青、月白、灰青、米黄等。器型多为仿古代铜器造型,如贯耳瓶、弦纹瓶、三足炉、葵口洗等,多系陈设瓷。属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令收藏者十分高兴的是,近年来哥窑的拍卖行情在步步走高。 

2004年11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中,一件南宋哥窑月白釉水盛(高7厘米)成交价为 364.775万港元。2004年4月26日,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一件南宋至元哥窑胆瓶,拍得219.175万港元。2006年7月伦敦亚洲艺术周,苏富比拍卖行有2件宋瓷拍出较好成绩。其中,宋哥窑香炉估价15万~20万英镑。此件为五足,六孔钉痕,口缘均匀分布五个突起、釉色为米黄带灰。宋哥窑瓷器历来以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装饰著称。哥窑瓷器烧制时大多采用垫烧工艺,个别用支钉支烧,因此底部留有钉痕。胎色通常为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为灰青、米黄色等。釉面均有纹片,大小纹片相合,有纹片非常细小的鱼子纹,有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的金丝铁线,该件最终以21.52万英镑成交(303.4万元人民币)。  

由于“哥窑”瓷器一直受到历代收藏者的喜爱,早在元末就有“仿哥窑”瓷器出现。孔齐在《至正直记》中有记载:“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得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器,不可不细辨也。”这是关于仿古最早的文字记载。此后的明清两朝,一直有仿哥窑百圾碎瓷出现,其中的精品也深受收藏者喜爱。去年11月6日,伦敦苏富比也举办了“中国瓷器及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一件清雍正“仿哥窑八卦纹龙耳宝月瓶”以23.2万英磅成交。在云洲古玩城的“海外藏家古玩珍品展览会”上,还有两件明清“仿哥窑”洗,其中一件“仿哥窑”三足洗,高4.8厘米,腹径8.5厘米,乾隆本朝款,灰胎,鱼子纹,苍蝇翅釉,露胎处施酱釉。将宋“哥窑”瓷和“仿哥窑”瓷放在一起对比欣赏,是大可玩味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