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油画摄影“遇冷” 瓷杂仍是强项


匡时国际作为汶川大地震后首家如期开槌的拍卖公司,人气和买气明显受到了大地震的影响。当走进5月22日开槌的“油画专场”和“影像雕塑专场”,人气比预想的要冷清得多,与震前开槌的嘉德的火爆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很多都是匡时国际费尽心机征集来的精品力作,最终却没能以最佳的方式找到归宿。
名家力作遭到冷遇
油画专场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王广义于1992年创作的《大批判·万宝路》,这件作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不容置疑。曾获199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最高奖——文献奖,是王广义大批判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巨制。估价就达到了900万-1,500万人民币,匡时国际油雕部经理尤永在拍前接受采访时,曾预计这件作品的成交价可能会到1,500万-1,800万。为此,匡时国际还为此拍品特制了红色竞拍号牌,也可见匡时国际对这件拍品的重视程度。这件作品也在众多期待中开槌,800万起拍,许久才有人应价,现场已能感受到买家的谨慎。拍卖师也在台上不断的重复着作品的重要性,但买家的竞争却并不激烈。850万、900万、950万、980万,价位在慢慢的上升,却上升得很谨慎。许久未见在国内拍场亲自举过牌的林松却对这件作品充满兴趣,林松举到980万后,委托席上的电话退出争夺,《大批判·万宝路》被林松收入囊中,980万成为最终落槌价。加上佣金,10,97.6万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最高价。
获得首届广州三年展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学术奖的周春芽的《黑色的线条·红色的人体》也是匡时国际此次重点推出的拍品,竞价过程也没有预想的激烈,最终以略高于最高估价的319万成交。而紧随其后的周春芽1991年创作的《黑色的石头·黑色的马》却没有这么幸运。或许是估价过高的原因,估价达到280万-380万,最终遭遇流拍。同样估价过高的陈逸飞的《音乐家系列·吹竖笛的女子》(估计为580万-880万),从480万叫到680万后便无人问津,最后也遭遇流拍。而陈逸飞的另一幅小作《弹奏吉他的女子》被神秘买家8033号买走,以313万的价格,成为全场第三高价。
雕塑、摄影,冰火两重天
或许是因为买家吃了匡时国际提供的汉堡,进入雕塑专场后,买气明显回升,众路买家积极竞价,时常显露出油画专场少有的“志在必得”的心态,时不时掀起竞价小高潮。尽管今年匡时国际没有如往年拍出雕塑天价,但雕塑专场总共上拍49件,仅有9件流标,成交率高达82%
作为全场最高价的瞿广慈的《杀熊》,以58万起拍,8033号买家与1166号买家相继加价,很快攀升到65万,最终被8033号以73.9万的成交价收入囊中。竞价过程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隋建国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30万起拍,先后经过30余次加价,最终也以73.9万被8033号收入囊中。这件作品备受买家钟爱,8033号和1166号竞价踊跃,志在必得,来回加价不加思考,中间程昕东还加入进来,但举出48万后便退出了争夺。其他雕塑作品,也都有人追捧,甚至可以说,买家很难在五次竞价之内拿到心爱的雕塑。
紧接着雕塑的摄影专场,却是冰火两重天。尽管第一件拍品郎静山的《望岳》以3.136万的价格成交,开了个好头。但紧随其后的却是8件拍品相继流拍,其中不乏精品。如在一级市场上就备受追捧的翁乃强的《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和崔岫闻、郎静山、洪磊等人的代表作。全场上拍29件,仅有11件成交,其中5件是被现场买家买走,其余6件皆为委托席买走。全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是张大力的《拆》和翁奋的《看海》,皆为17.92万元。联想起第一轮春拍中,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和北京成轩的影像专场的拍卖结果,不免想到,摄影市场的兴起,还需要时间。

5月21日,匡时国际拍卖举行了2008年的春拍。这次的春拍匡时一共推出了10个专场,总成交额为3.9亿元,仅次于2007年秋拍的4.7亿元的成交额。按照书画、油画,雕塑影像、瓷器杂项这三个大的类别来看,其中的瓷器杂项的4个专场获得了1.76亿元的成交总额,书画4个专场的成交总额为1.58亿元,油画、雕塑及影像2个专场的成交总额为5510.74万元。从数据上比较,瓷器杂项的成交额最高。另外从瓷器杂项这部分的成交额所占整体成交的份额是45%,书画的份额是41%,油画雕塑的份额是14%,瓷杂所占的份额同样是这三部分之中最高的。
纵观匡时国际从2006年春季举行首拍以来,在书画、油画雕塑及影像、瓷器杂项这三部分的业务比重来看,匡时的强项在于瓷器杂项这部分的成交。
瓷杂依赖“人和”
2006年春拍这部分的成交额就达到了6855.5万元,这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而言是一份相当漂亮的成绩单,即使这里面有捧场的因素在。2006秋拍匡时国际瓷杂这部分的成交额达到1.45亿,2007春拍甚至达到了2.65亿元,2007年秋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突破了1亿元大关,足见匡时国际这部分的实力。这样漂亮的数字当然是与匡时公司高层在业内的人脉以及与用人有关,首先在瓷器这方面,匡时就请来了大名鼎鼎的香港苏富比的创始人朱力安·汤普森作为他们瓷器部的顾问。朱力安·汤普森可谓是中国瓷器鉴定方面的专家,并且他在上世纪70年代就积极开拓苏富比在香港的业务,在他的领导之下,最终成立了香港苏富比,朱力安·汤普森可谓居功至伟,更何况其在拍卖业务方面多年积累的超强人脉自然也使匡时受益不少。
第二个比较成功的用人就是匡时找到了原来在天津国拍工作的赵强来负责佛像拍卖这方面的业务,加入匡时之前,赵强一直在天津国拍主持佛像拍卖业务,并使得天津国拍的佛像拍卖业务处于国内佛像拍卖的领先地位,目前赵强已经是匡时的副总之一。而且恰好2006年国内掀起了一波佛像购藏的热潮,这样“天时”、“人和”已经具备,再加上北京良好的“地利”优势,使得匡时的佛像拍卖成交每次都有一定的提升,并建立起了在业内这方面业务的领先地位。此次春拍虽然佛像专场的成交率只有63%,但是仍然取得了3993万元的成交总额。从以上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匡时下大力气聘请瓷器杂项方面高的专家是其这方面业务取得领先的重要条件。
“清代宫廷艺术品专场”成交热
回到本次春拍的4个专场,这次匡时推出的“清代宫廷艺术品专场”上拍了20件拍品,成交了19件,成交率高达95%,成交总额高达7032.48万元,17件拍品的成交额都在100万元以上,2件的成交价超过了千万。最高价是清中期《翡翠观音》,此件翡翠观音采用圆雕技法,用料质佳,雕工精湛,纹理全面,观音造型端庄,神情祥和。是一件难得的翡翠观音的佳作,估价在700-900万元之间,最终的成交价在1814.4万元。本场中第二件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的是清代王敬铭的《仿赵孟俯云峤长春图》以1008万元成交,这件作品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这件作品代表了王敬铭晚年青绿山水的造诣,是他的一件代表作。本场中的清乾隆《仿哥釉双如意耳壶》以728万元成交,清乾隆《白玉双龙耳寿纹洗》以504万元成交。乾隆帝的《临董其昌仿颜帖》以459.2万元成交,高出最高估价300万元不少。
佛像成交稳定
“盛世慈光”——古代佛像艺术品专场中整体看成交价位比较稳定,明代佛像受到市场追捧,从本场中成交价格前10位来看,它们的价格都超过了百万元,其中6件都是明代的鎏金铜佛像。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584.2万元成交位列本场之冠,另一件清《铜鎏金绿度母像》以504万元成交。
古瓷、玉器表现尚可
“古代玉器专场”的成交总额在1872.5万元,成交率达到了70%。92件拍品的成交价在50万元以下,10-30万元之间成交的清代玉器摆件最受藏家的青睐。本场中一件清乾隆《白玉觥》以179.2万元成交。
“古代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成交总额达到了4780.2万元,前6件高价成交的拍品中5件都是明清两代的青花。价格最高的一件是以649.6万元成交的明永乐《青花折枝瑞国纹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