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赏识本土艺术 岭南绘画作品拍场受宠

春节过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吹出暖风。日前,广州市艺术品(公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落槌。在藏家的激烈竞投下,瓷杂、书画有近8成拍品被藏家收入囊中,而现场的人气指数也是近期小型拍卖会上十分少见的,令藏家对即将到来的春季大拍充满信心。

以往的羊城拍卖,书画往往成了主宰者。但本场拍卖,有着地方特色的广彩、广刺以及竹木牙雕类艺术品逐渐升温。像最具广东民间工艺特色、色彩艳丽、人物图案雍容华贵的广彩瓷全部成交,而一件清代官员刺绣和一件广绣“丹凤朝阳”也以千元价格成交,显示了广东民间传统工艺品开始受到藏家重视,也预示着本土艺术品的收藏潜力。

古代书画历来由于真伪难辨及品相等原因,使得很多收藏者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古代书画的拍卖价格。但从本次拍卖会的情况看,岭南古代名家如苏六朋、黎简、谢兰生等名家的作品市场表现出色。

据了解,一些精明的藏家已开始专门收集岭南古代绘画作品,一方面欣赏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也期待着将来有更好的投资回报。业内人士认为,古代绘画作品开始走红,说明了本地古代绘画收藏队伍不断地扩大,艺术品投资的渠道逐渐丰富,收藏观念也逐步理性。

在此次拍卖会上,名人手札也得到了藏家的“赏识”。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的书法信札作品,普遍拍出了高价。李铁夫、盛宣怀、钱大钧、容庚、商承祚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书法作品成为“香饽饽”,均以高出底价数倍的价格成交,而岳良、征良、桂良、怡良等四人的信札也从6000元拍到1.87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的市场上看,名人书法信札的价格还是相对较低,尽管市场上稍有名气的书家作品动辄上千元。不过,收藏爱好者在选择此类藏品时,应注意成系列收藏,注重研究,这样才会享受到收藏研究和投资回报带来的乐趣。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