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风2008春季拍卖会举槌在即

香港长风2008春季拍卖会,将于2008年5月28日在香港展览中心举行。本次拍卖分为“墨香千载——中国书画专场”、“明清八柱——明四家与清四王书画专场”、“案几光辉——文玩杂项专场”、“继德往圣——古代玉器专场”、“法相尊严——佛道造像专场”、“乾坤指掌——鼻烟壶专场”六个专场。

墨香千载— 中国书画专场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宋王荆公(王安石)句。汉墨丹青,千百年来为文雅士们遣兴舒怀的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和方式之一,它同时也是东方艺术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

去年的香港长风秋拍,中国书画部份录得空前的成功。香港长风今年再次将过百幅中国历代名家的书法及水墨画作带到香港,并展出数百把中国书画名家的成扇作品。扇面以工笔细路风格为主,并讲究扇骨的雕刻与造型。

在中国书画方面,是次拍卖搜罗了何绍基、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范曾、赵少昂等历代名家的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分别来自不同地域流派,技法新旧并存,具有相当艺术水平,定能成为香港拍卖行业及艺术界的瞩目焦点。

明清八柱 — 明四家与清四王书画专场

「明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一带古为吴地,故沈、文、唐、仇又称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清四王」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同以摹古见长,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清四王」山水画主要承习的是董其昌的衣钵,师承元人一体,大多以黄公望为宗师,画法主张师古,笔笔讲求来历、出处。其中王时敏、王鉴为董其昌的画友,王翚是他们的学生,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孙子。他们四人共同的特点是:山水画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甚得元人三昧,因而深受清宫廷的青睐,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其中王时敏和王原祁祖孙更注意笔墨风格,追踪黄公望,因此被称作「娄东派」;王鉴、王翚则画路较宽,力图集古人之大成,在吸取传统的同时,注意取法自然,作品在摹古中求变化,侧重笔墨美,被称为「虞山」。清四王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在近年备受藏家追捧,成为拍卖场上的抢手货。

长风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在今年秋拍中,就集合了两朝八家的优异作品;其中仇英的《西村草堂图卷》更可媲美去年以创中国书画成交价拍出的《赤壁图》,成为国内外藏家争相追捧的亮点。

法相尊严 — 佛道造像专场

搜罗近二百尊明代、清代珍贵金铜佛像,大部份的造像由海外回流,并首次在香港展出,此次佛像品种。继上年香港首拍以一千八百万港币成交,高达2.1m的铜制大日如来像后,香港长风在08春季拍卖会中,再次引入另一大型佛像拍品,清代脱胎漆制无量寿佛像,此像高达3m,不论工艺品的质量、保存的完整度还有优美的造像,为历来本港古玩拍卖会中,最大型的佛像艺术品。

此外一尊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 75cm,此尊全跏跌坐于莲花座上,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扶膝作触地印,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标准成道像。整像体型硕大,造型端庄凝重,胎体厚重敦实,佛像面庞及胸部施鎏金,是明代汉地佛像中的精品。还有非常值得一提的明铜净瓶观音坐像,高30cm。此尊净瓶观音化身男子相貌,面相方正丰满,双目下视,神态祥和,结跏趺坐,观音造型中,手持最常见的法器—净水宝瓶。此尊造像做工细致,面相和装饰与明代造像相近,是明代早期忠实于宋代世俗化的衣物装饰风格,及型态的中原地区精心之作,实属精品。

说道佛就必提香,在《佛说戒德香经》中,佛陀就以香来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熏十方。在《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圣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香的气味能熏染真物,使环境芬芳美好的特质,也被用来比喻念佛者以念佛的缘故,熏染如来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香光庄严」。愿香港长风拍卖本次所精心收集的诸多佛像也如清香一般,为拍卖界带来高雅艺术享受的同时,也祈愿拥有者闻香而悟道!

继德往圣 —玉器专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君子之德与玉的特性相比较,提出「君子比德如玉」。使得佩玉之风盛兴。以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楚辞&S231;九章&S231;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得所示」,「瑾瑜」均为美玉的别称,真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手拿着瑜,人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玉国家,历代以玉为材料的工艺作品,更是银河沙数。古人赋予「玉」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由玉制作的各种精美玉器,不仅反映出各个年代、地区的艺术特质,更流露着时代的兴盛衰落讯息,浓缩了各时期文化的种种讯息。玉器雕刻,成为了现代长盛不衰的收藏对象。

是次香港长风拍卖,搜罗了国内外各收藏大家的明清玉器珍品。明清两代,为玉雕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不但集我国历代的菁华,更汇聚国外的艺术特质,成为新的工艺高峰。是次香港长风春季拍卖,其中一件高22.5cm,清乾隆年制的「痕都斯坦镶宝石天球瓶」,就是中外艺术风格结合的最好例子。

「痕都斯坦」(Hindustan)意指北印度地区,在公元1526至1857年时,是蒙兀儿帝国(Mughal Empire)的属地。十三世纪蒙古大军西征,促进各地区技艺的交流。十七世纪蒙兀儿的国君们,延揽欧洲、波斯的艺匠,揉合了东、西各方艺术母题与风格,创作出大量精致高雅的玉雕作品。在清乾隆、嘉庆年期,新疆地方官吏与部族首领向清帝献上了大量具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自此具伊斯兰风格的玉器工艺,都统称痕都斯坦玉。此瓶高22.5cm,玉瓶以整块白玉精心雕琢而成,比例得称。玉瓶表面通体雕琢莲枝花卉图,再以宝石、玻璃嵌饰花纹,瓶体胎膛掏琢得薄如蝉翼。具有强烈的「痕玉」以及伊斯兰风格的特征。

另外一件高7.7cm,由英国藏家手上回流的凊代白玉盘龙云纹大水洗,亦备受是玉器藏家关注的作品。整件作品以原块白玉料雕琢而成,玉质润泽,以浮雕作玉龙数条,亦布满祥云。「洗」乃文房书案上的必备器物,是古代书写及画画时作承水洗笔之用。此品工艺卓练,原配紫檀底座,陈设效果上乘,当为皇室贵族之器。无论远观近玩,令人赏心悦目,处处彰显富贵豪奢之气,当令藏家心仪。

乾坤指掌 — 鼻烟壶专场

我国鼻烟壶的制作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关于嗅鼻烟的起源,清代赵之谦《勇卢闲话》载:「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万历九年,利玛窦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里为小囊藏鼻烟。」该书中的记叙,表现了当时身为士大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的赵之谦对鼻烟和烟壶的看法,其中有很多资料是十分珍贵的。

鼻烟壶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欧洲人用的鼻烟盒渐渐东方化,变成了鼻烟壶。鼻烟壶不仅是盛装鼻烟的实用容器,更是供人玩赏和显示身份地位的艺术佳品。小巧玲拢的鼻烟壶每个都独特造型、选材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细致,受到上至皇室贵冑、下至百姓平民的钟爱。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选用过瓷器、珫璃、金铜、象牙、犀角、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国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实为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结晶,成为中外人士珍爱收藏的对象。

香港长风在是次春季拍卖中,搜罗了近二百个18至20世纪的鼻烟壶珍品,每件拍品都是独一无二,珍罕非常,具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案几光辉 — 文玩杂项专场

「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

「文房」一辞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梁书&S226;江革传》云:「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这里的「文房」,意思上接近现今的档案室。到唐代,「文房」逐渐演绎为文人的书房。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一诗中吟追「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此处的「文房」,就已经是指文人的书斋。至南唐,「文房」成为文人书房的专用词,南唐后主李煜雅好文学,收藏甚富,所藏书画均押以「建业文房之印」。

古代文人雅士的案头,每一件竹雕、木刻、玉石器,都是匠心独蕴之作。水呈、水洗、臂搁、镇纸、笔架、墨床、砚滴、印盒、印章、香炉、笔筒等都属于案头文房用品。题材方面,文房用品同样呈多样化,无论刻着亭台楼阁、山水花鸟等图案,以及诗词书法等,都可以反影不同时期的文人喜好。

香港长风在是次春季拍卖搜罗了约二百件文房古玩珍品,定必吸引各地雅士藏家,争相认投。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