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14秋拍推出梅景书屋书画专场
2014-12-16 16:22:02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朵云轩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举槌。悉心奉上几批得自沪上及江南老藏家的同一上款精品,此次梅景书屋师生以空前齐整阵容呈现本场秋拍。
此次朵云秋拍有幸征集到一批吴湖帆梅景书屋师生的佳作,不仅书画并茂,题材广泛,而且几乎囊括了梅景书屋所有师生佳作,吴氏门下桃李茂盛,英才济济,其中不乏后来的大家名师,如徐邦达、王季迁、陆抑非、俞子才、张守成等都是一时俊彦。
更有民国海上著名藏家孙邦瑞旧藏的一批梅景书屋师生佳作释出,为此专场增添一大亮点。吴湖帆的《岁朝春瑞》画红梅一株,冰姿夭矫,香远风飘。其他吴门弟子如徐邦达、俞子才、王己千、吴孟欧、张守成各呈佳作,山水花鸟俱全,都是细心点染、精心绘制的用心之作,画法恪守传统正脉,文秀古艳,旖旎风情,令人动容。吴门的另一弟子苏州画家徐绍青也有水墨山水长卷一件献拍,为其罕见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吴湖帆的山水画创作从技法到理念都有了显著变化,从过去足不出户、师法古人墨迹为主的作画手法逐步转化为参考现实生活,从实景中提炼写生的创作方式。为此他悉心观察生活,参考摄影照片,也借鉴了西画的光色效果,创作出一批极富新意的佳作。此次现身朵云秋拍的《庐山观音峰》就是吴湖帆此时期的一件佳作。
《庐山观音峰》是吴湖帆作于庚子年(1960年)的力作,此画充分体现了吴湖帆擅于用色的特点。吴湖帆因家藏巨富,又生长江南,所以他笔下洋溢着明媚秀润的江南风韵,即使用朱砂、青绿等矿物质重彩颜料,也依然遵循古雅秀润的特色,以韵味取胜,不一味追求富丽堂皇。晚明画坛领袖董其昌曾言:“余二十二岁作画,今五十七岁矣。大都与文长史较,各有短长,文之精工,吾所不如;至于古雅秀润,更今一筹矣。”吴湖帆早年就是董其昌的粉丝,其画风自始至终遵循了董其昌“古雅秀润”的审美趋向,从这张《庐山观音峰》的用墨设色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特征。吴湖帆的烟云渲染是其山水画的一个亮点,观之此画上端的云烟明灭和下部的瀑水飞溅,可见一斑。吴湖帆画烟云雾水,先以大笔泼墨,等纸上水份稍干,用普通毛笔蘸淡墨略加渲染,寥寥数笔间云烟已生于纸上,再经托裱后,精神倍出,令人玩味无穷。此等烟云氤氲的绝技,对于技法火候把握的要求极高,非吴湖帆这样的大家无人能臻此境。
值得一提的是,此画的布局和以往的吴湖帆画作有所区别,常见的吴画布局多取法传统图式,或一河两岸,或重山叠嶂,或云表孤峰。而此画明显是从生活实景中取景,把画中的焦点聚焦在一条石梁之上,以石梁把画面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是山路蜿蜒,远山层叠,下段是飞泉流泻,巨石耸矗,丹枫似火,松竹苍翠。色彩效果明艳爽洁,古雅清润。此画布局以焦点透视为之,山脉呈“之”字形转折,上下两部的浓重色彩用淡色的石梁进行分隔调和,再用朱砂点杂树提醒画面,层次明晰,色调丰富。下方的坡石、杂树显示出吴湖帆扎实的传统功夫,青绿设色得宋人正法,层层渲染,骨厚气清。杂树先以墨色点叶,再用白粉复点,既显得层次多变又有阳光照射的明亮感,石边的丛树掩映着潺潺流水。由于画中的取景和李商隐的诗意相合,古意今情,融于一纸,故而画家在题款中欣然写上了李的诗句:“石梁高泻月,樵路细浸云。”细细玩味此画,可以感到静中有动、虚实有致的妙趣。
今年朵云春拍上吴湖帆作于50年代中期的工笔重彩写生山水《大龙湫》曾创下千万元佳绩,这幅《庐山观音峰》画于生宣之上,笔墨更见浑厚放逸且尺幅较大,可谓吴氏意笔重彩写生山水画的代表之作,也定会吸引广大买家的眼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