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2008年春季拍卖预展在上海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香港佳士得在上海举办2008春季拍卖预展,其新上任的中国区总裁齐红儿亲临现场。此次香港佳士得高调宣布将在香港举行其全球首场“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预展现场来自“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包含典雅之艺术”主题拍卖的拍品吸引了不少买家目光。

拍场上推出的估价待询的拍品一般都是重头戏。此次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5件估价待询的杂项拍品,其中一尊17世纪白玉痕都斯坦乾隆御制题“西昆玉饮器”引起了围观,它不仅薄如纸,上面还雕刻了100字乾隆御诗。佳士得专家说,这尊饮器非常罕见,为了将乾隆的百字御制诗刻在它的表面,工匠每天只刻两字,足足用了50天,现估价为2500万港元;而乾隆年间御制缂丝《三星图颂》画轴以其精致的画、绣、缂丝技术令人叹为观止,估价也在2500万港元。

在众多清代瓷器杂项中,明洪武釉里红牡丹梅竹纹军持(佛教僧侣和伊斯兰教徒饮水或净手所用的盛水用具)就显得有些特别。据悉,该类瓷器目前存世发现的不过6件,此次预展上的这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几乎一样,堪称此次春拍中价值最高的“瓷器之王”。

从投资角度来看,佳士得中国古代陶瓷及艺术品部资深专家及副总裁曾志芬认为明代青花瓷极具上升空间。她表示,“明代瓷器在收藏价值上不比清代瓷器差,但由于以前的收藏家较保守,很少有人买,导致它的价格一直比较低迷。这两年,新一批收藏家留意到这个现象,明代瓷器开始出现受关注的趋势。但我认为,总体来说,其市场还没有真正热起来,现在正在起步,升值空间依然很大。”所以,她提出投资者放弃“高位运行”的清代瓷器,“逢低买入”明代瓷器的建议。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