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行草书诗卷》 清新旷达 飘飘欲仙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苏州人,一生仕途失意,遂寄于湖光山色之中,“合醺赋诗,倚席而歌”,沉溺于诗、书、画中。而诸道中又以书法最为见长。其学书刻苦专精,曾在石湖读书习字二十年,后诗书名满吴门。
王宠书法初师蔡羽,早年与其兄王守(履约)在苏州太湖洞庭山随蔡羽求学。蔡羽字九逵,号林屋山人,其时在苏州与文征明齐名,工诗、文,善书法。青年时代的王宠,因蔡羽与文征明等文士关系密切,而结识长其二十五岁的文征明,文征明奖掖后进,折辈与其相交,情在师友之间。他与文征明之子文嘉,以及陈淳等三吴名士,亦过从甚密。以后王宠与唐寅又结为亲家。在这样的氛围中,王宠的书法声望日隆,而成为吴门书派的主将。
除了蔡羽和文征明,顾璘也是王宠艺术生涯中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长者之一。顾璘(1476-1545),明代诗文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居金陵(今南京)。为明中期金陵文坛盟主。金陵作为南都,与吴门较近,最有条件接受“吴家风格”:即新的士大夫审美情趣。因此这一时期金陵文化圈的诗、文、画、书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时顾璘任南京刑部尚书,官位颇高,号召力亦很大。在此期间他结交众多“吴门”贤人,王宠便为其中一位,他们相互往来,以为乐事。
根据本幅卷首题识“楞伽山下同宿东桥顾丈赠歌” 及卷尾题识,可知此《行草书诗卷》为王宠于嘉靖七年(1528)在顾璘的园林“息园”游坐时为他所作赠歌。这一年的十月,王宠途经金陵(南京),在顾璘处停留近半月,时常一同诗文唱和,落墨挥毫。此幅即是他在此地一“风日晴朗”之日的乘兴之作。以年代而论,此卷为王宠晚年之作。其书法体势峻险,姿态奇特,笔法内敛而字形萧散,特征十分明显。九米多的长卷,洋洋洒洒,意疏而字缓。点画似分离,线条少映带,用笔转折强健而挺秀。
莫是龙认为王宠“晚年行法,飘飘欲仙”。可见其晚年行书有较大的突破,并有变法倾向。他之所以能于吴门书派中超然出尘,重要原因是学师而不囿于师,在面貌上与文征明拉开了距离。他清新、旷达的风格既表现了吴门书派特有的“士气”,又不染俗法,混同于一般。故其书法在吴门书派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