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艺海 稳步向前屡创佳绩

安徽艺海2008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于2008年3月30日圆满落幕,拍品包括“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两个专场,七百余件拍品的成交率达96%,总成交金额为人民币80,535,950元(以下币值皆为人民币)。

原定于3月30日早上9点30分开拍,不到9点就已座无虚席,400多人的会场挤进了600多人,由于会场再无法增加座位,很多的买家只能站立后排参加竟拍,整个会场满满当当,人头攒动。众多拍品皆吸引买家出手,竞价十分热络,现场异常火爆。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431件拍品共成交423件,成交率达98%,其中编号262号齐白石的“秋声秋色”(101×34.5cm)4次出版,以低预估价35万元近4倍的132万元拍出,一经落槌,整个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达到了此次拍卖的最高潮。此图为1946年,齐白石八十六岁时所作,启功先生题签条。齐白石的画,是他自谓的“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他在“变法”过程中,发掘出了自己民间艺术的根底,民间画中的大红大绿,丰富饱满而大胆的色彩,“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龙未曾见过,不能大胆敢为之也”的追求真实自然,生气勃勃的意向,只有齐白石能得心应手地“拿来”使用,这种独特的眼光和趣味,是文人画家难以具有的,也只有齐白石才会有着如此大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之大正是基于白石老人艺术创作的伟大。

编号153号张大千的 “秋林晚霭”(105×45cm)3次出版,以低预估价38万元近4倍的148.5万元拍出。编号154号张大千的“松崖逸士图”(142.5×73cm),最终132万元的价格成交,该画累计了多年治艺的丰富经验和大写意的酝酿,用大笔晕湿后,以细笔皴写山石,点染树木,勾写人物,笔墨淋漓,画法新颖,其后期炫丽的泼墨新风在此作品上已见端倪。作品采用最精致的日式装裱,大千自题木盒并在外层盒端亲笔题写编号,由此可见张大千对此作颇为自得并自己保存,直至后来在巴西(或台湾)送予他的亲家好友李子章夫妇。此画章法大异于平日一般构图,近景起自斜插的松树,夭矫如龙。山岩在杂树之后,巨石平坡上有高士盘腿而坐,成为此画的焦点。将该画与早年一副《张大千三十九岁自画像》相比,人物造型相似,前者更表现出潇洒脱俗,放达悠然的气质和情怀。大千的高士画大多取自石涛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往往是自寓式自画像。因其强调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自比高士,当是在这波澜起伏的岁月里清洁自持,葆有醉心于艺术之心。作品由现藏者直接得自李家后人。李氏夫妇是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时的邻居,彼时大千已在八德园住了近十年,这座园林包括一间历来中国画家未曾有过的最大画室和一个最大的人工湖,是大千营造的一个梦寐以求的世外桃园。与李子章夫妇的交情也始于此园。1965年,大千女儿心沛嫁给子章之子先觉,此后大千与李子章于同乡好友之外又多了一层亲家关系。此《松崖逸士》尺幅巨大,气势壮阔,又由于收藏者的悉心爱护而品相极佳,作为一件大千先生转型之年的得意之作,值得藏家细细玩味,精心收藏。

编号84号上款为“宋振庭”(宋振庭曾任吉林省委之宣传部长,是个行家,极喜中国画,对石涛研究犹深。1961年,关山月、傅抱石联袂赴东北写生,受到了宋振庭的热情接待。)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红梅图”(137×69cm)与编号为83号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虎溪三笑”(137×69cm)分别以79.2万元、154万元成交。四十整尺的拍品,傅抱石的绘画艺术开启了现代金陵山水画派的一代新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其画法去光影留明暗,去色彩留黑白,用明暗调子统一物象。开创了不尚拘谨、不事华饰、笔简意远的画风。“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他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红梅图”色彩艳丽,“虎溪三笑”人物栩栩如生,两幅同为1961年傅抱石、关山月联袂赴东北写生所做,堪称姊妹篇。

编号32号孙文的书法“世界大同”(20.5×56.5cm)以低预估价6万元近6.5倍的38.5万元拍出。此件为日本回流,从作品的风貌及典型的和式装裱来看,当为流亡时期所书。原装原裱,可见一斑。先生视“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为终生奋斗之理想。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山先生与黄兴、李烈钧等辛亥元勋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期间先生为反抗袁世凯的封建统治,宣传共和思想而积极奔走。此作品直接的表现了孙文先生内心对世界和平的呐喊。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337件拍品共成交317件,成交率达94%,其中封面的580号郑板桥“竹石图”(182×108cm),以低预估价150万元近2倍的264万元成交。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画竹,凡他到处都要种竹,连他做官在范县、潍县时也种竹。他画竹独特,画石亦是如此。自然界再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配以佳字、佳句,被人叹为“诗、书、画”三绝。画中四句七言诗:“一干枝疏万尺长,膝前挺秀发新篁。天家最爱青青节,好趁春风儒上阳。”诗点破了画题,可谓“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诗画互相为用,开后人无数法门。”此作品构图简洁,笔法纵意,融入书法纸笔,瘦劲挺拔,风格苍劲豪迈,清癯雅脱。

编号483号王翚“吴山秋霁图”手卷,1715年作(25×143.5cm),以低预估价80万元2倍多的165万元拍出。张士保、匡源题跋(张士保,号菊如,掖城人,清代著名画家、学者。为人厚道,才俊学博。道光十二年选为副贡;匡源,字本如,号鹤泉,清代膠州郭家庄人。道光二十年中进士。)王翚是一位长寿的画家,医生享年八十有六。晚年的王翚优游笔墨,寄情林泉,身心健康而愉快,加之他绘画无论摹古还是创作,向来严肃认真,故所绘山水不仅没有糜弱老态,其苍劲的风骨更是凭借他的“集大成而自抒机抒”的丘壑笔墨,将最后的王翚映入灿烂晚霞。“吴山秋霁图”绘于1715年,为其往生前二年所作,设色纸本,无论构图还是皴擦渲染,笔墨精谨,约略得当,山水气韻在浓与淡、黑与白之间氤氲郁勃,仿佛蒸发着一股仙气。此画旧裱,品相完好,并有张士保、匡源题跋,是一件值得珍视的王翚晚年妙笔。

编号505号法若真“书法”(164×48cm),以低预估价20万元近3.4倍的66.55万元拍出。历来论者谈及法若真书法,皆认为此人才气横溢、不受拘束,书法“惟其意所欲为”。这固然揭示了他个性鲜明的一面.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他的书迹七律诗轴,便不能不承认法若真的书法渊源有自,功力深湛,绝非向壁虚造,信笔挥洒。法若真的行书出自颜鲁公,苍茫浑朴,大气磅礴,神采飞动,大处落墨,不拘细行。这篇作品看似信手拈来,不计工拙,然而细观其用笔,逆藏提衄,虚实纵敛均历历可寻,错落有致,落笔收笔,无不极意藏锋,可谓无往不收、无垂不缩。

本届拍卖会无论从题材范围、风格形式等方面均各具特色、尽显春秋,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投资者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安徽艺海在拍卖行业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与其它拍卖公司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但经过一年多的磨练,已经逐步走上了轨道。我们将以诚实有信的拍卖观念,专业的经营模式去打造艺海的品牌,为繁荣安徽乃至中国的拍卖市场发挥一方之力。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