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4春拍】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

      泓盛2014春拍将迎来新一季拍卖会,本次将隆重推出“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专题。在此特邀何桂彦作为学术主持,以其独特的视角来为我们梳理中国 当代雕塑史。如果将“星星”美展作为其中的一个起点,截至到今天,中国当代雕塑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怎样去看待中国当代雕塑所取得的成果,尤其 是在进行艺术史的梳理与书写时,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以怎样的价值标准予以衡量,至今雕塑界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在何桂彦看来,中国当代雕塑“当代 性”的显现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同样是丰富多样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焦兴涛 真实的赝品装置 树脂、漆、铜、铁板、白色大理石、现成品 尺寸不等 2004-2013年

 

      焦兴涛的大型雕塑《真实的赝品》,善于把类似于日常物品的雕塑重新融入到一个日常化的环境中,艺术家把这个过程看作是“藏雕塑”。 “藏”既是一种手段,也有着观念化的诉求。艺术家努力呈现给生活现实的某种特质,真实的“赝品”。焦兴涛是因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解构风格的作品而倍受雕塑界瞩目的。在后来的创作中,艺术家在突破传统雕塑的语汇,拓展新具象雕塑的表现力,消解雕塑与装置的既有边界,以及探寻雕塑的观念化表达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占洋 山城夜色 玻璃钢着色

 

      李占洋的场景雕塑《山城夜色》塑造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中国世俗精神图像。“他的雕塑语言是戏谑而直白的,他经常把艺术经典、民间故事和社会生活中的 各种图像资源移植组合到雕塑中来,令观看者感受到某种猝不及防的另类真实。作品《山城夜色》以浓重素颜的基调表现了重庆夜生活空间中活色生香的奇异场 景。”(李旭)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