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新:不能仅以数额衡量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依然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10月上旬,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高达41.96亿港元,11月下旬,香港佳士得以38.2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依然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10月上旬,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高达41.96亿港元,11月下旬,香港佳士得以38.2亿港元收槌。同在11月下旬,有着内地“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嘉德,2013秋拍取得了23.97亿元的佳绩,进入12月份,内地秋拍迎来了第二轮高潮,保利拍卖以28.7亿元收槌,匡时拍卖以19.9亿元收官。随着2013年秋拍接近尾声,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年的进程也将结束。对于现下香港和内地艺术收藏趣味是否存在差异性,如何看待秋拍中的各项数据等问题,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专家吕立新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专家 吕立新
 

      中国文物网就目前来看,香港和内地艺术市场的收藏趣味是否存在差异性?

 

      吕立新:原来香港和内地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现在这种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了,目前香港和内地艺术品市场的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香港拍卖开始之时,大量的内地人会到香港去跟拍,内地北京拍卖开始了,大量的香港人和台湾人也会到内地参拍,目前这种相互交流互相融合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我也熟悉的一些香港收藏家,他们对于那些历史上和香港接触多的艺术家的作品收藏的较多。中国近现代的一些艺术家经常到香港去,比如启功、黄胄和程十发等人,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在香港留下了很多作品,香港藏家对他们比较熟悉,喜欢收藏他们的作品。

 

      但现在这种倾向已经不明显了,不论是香港的藏家投资者还是内地的,大家都在追逐市场上的热点,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了。原来香港的收藏市场是内地收藏市场的风向标,比如过去香港藏家喜欢收藏张大千的作品,后来内地人也开始喜欢张大千,再后来香港艺术市场又青睐齐白石,当时香港藏家收藏了大量的齐白石作品,但现在很多的齐白石作品又回流到内地,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从境外开始的。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