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文物市场应资质、产权和集中管理三管齐下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作家吴树所着《中国文物黑皮书》公布了近三十年来中国文物市场的一串数字,令观者心惊:近30年,被盗掘、基建私分古墓约200万座以上。200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被盗古墓20万座,民间普遍认为远远不止,考古工作者则强调:“十墓九空”;近30年,走私出境文物约6000万件左右;近30年,流散民间的文物数量约占全国(国有)博物馆藏品总数的33倍,走私出境的文物数量约为40座北京故宫的收藏;全国现有3000多处各类古玩市场、近100万家商铺,通通违法经营,约占人口总数0。11%-0。5%以上的中国公民涉嫌非法文物交易罪或者商业欺诈罪,从事文物走私、制假、贩卖活动的人数约200万以上。

近年来,中国文物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交易欺诈等现象层出不穷,文物走私贩卖活动猖獗,文物市场制假售假泛滥,拍卖企业拍假假拍不断,金融资本操控拍卖市场黑幕,文物鉴定评估没有统一的机构与科学的标准……针对我国文物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文物市场到底该如何管理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大学研究员 彭中天
 

对于文物巿场管理,北京大学研究员彭中天认为应“资质管理”、“产权管理”、“集中管理”三管齐下:

一、以资质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文物巿场体系。对拍卖、文物商店、大卖场、文交所、鉴定、评估、典当等市场主体分别制定资质标准,确立专业门槛,形成市场体系。现代市场是专业细分、相互依存的产业链,不是简单的卖场。

二、产权管理是基础。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流通的是物权,物权不明,市场焉然不乱。要做文物市场就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产权的登记认定是文物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管理市场的重要手段,更是为国家创收的重要来源。任何改革如果不触及产权就是假改革,文物市场亦不例外。关于文物产权改革彭中天有专门文章,核心点就是变文物私生子为寄养子(产权仍是国家的,承认实际控制人的流通权和受益权,形成产权委托关系,并指定交易场所和登记流转,真正藏宝于民),让地下文物浮出水面纳入管理范围。管理者只有对被管理对象实行全部、全面的管理才是真管理,过去的“驼鸟现象”该结束了。

三、鉴于文物海量、非标、分散等特点,为了节约管理成本一定是实行特许的集中管理。其中文物产权交易所是最佳的选择,彭中天的相关提案曾在全国两会上引起热议。文交所是国家批准的公开平台,其第四方独立定位有利于形成定价权和交易数据的采集,而这对建立国家文物档案、完善鉴定评估机制和文物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文物市场与管理也要跟上时代脚步,要关注新业态和新技术,要借文物法的修改一歩到位,修修补补或羞羞答答都于事无补。要勇于用现代管理理念去开创文物市场管理的新篇章。

专家简介

彭中天

江西人。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彭友善为徐悲鸿、齐白石弟子。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SCUPS)工商管理博士,高级经济师,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南昌市人大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大学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企业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成员,江西省文联顾问,中国庐山品牌建设总顾问,中国动漫集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咨询顾问,南昌市、赣州市、新余市文化产业顾问,雅昌艺术网文化顾问,《管理学家》杂志总顾问。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