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拍卖市场大幅下滑今年压力不减

日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下称“中拍协”)发布《2012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3年展望》。在分析2012年年度经营环境时,中拍协指出:由于经济、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个别政策的不利影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出现严重下滑。

对于2013年拍卖行业的发展趋势,中拍协认为,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将为拍卖业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行业经营业绩将止跌企稳或小幅增长。中拍协强调,拍卖企业在经营中将进一步出现市场竞争国际化的趋势,继2012年中国嘉德[微博]、北京保利香港首拍和苏富比[微博]进入北京后,2013年将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有一些境外知名企业走进来。

文物拍卖下滑幅度居行业之首

中拍协的这份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2009个专场,成交额279.29亿元,相比2011年,拍卖场次基本稳定,但成交额下滑达到51.53%,是2012年度各拍卖业务种类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块,也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四年中首次下滑。 其中,高价作品成交的减少直接拉动市场降幅过半。数据显示,2012年春拍,全国单件成交价超过100万的拍品不过2500件,秋拍仅为2000件左右,全年相比2011年减少一半以上,而这一半直接拉动了整体市场的下滑。

尽管如此,成交额的腰斩并不能说明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现疲态,相反,收藏性的“刚需”使市场底盘仍然坚实。报告指出,“第一,上拍量和成交率普遍降低,但拍品价格水平并未下降;第二,高价位拍品急剧减少,但中低价位拍品成交稳健。”在2012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尽管金融资本的“弹性需求”大幅收缩,但由于收藏性交易的刚性作用凸显,不但保证了艺术品市场底盘的基本稳定,也在古代书画、部分近现代书画、古籍碑帖等部分促进了学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吻合。

行业政策在调整中寻求新平衡

2012年,海关对文物艺术品进境执行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关税”问题使艺术品拍卖企业减少或转移海外业务近百亿元人民币;国家林业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加大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交易的执法力度,禁止犀角和严控象牙等制品交易,犀角、象牙类文物艺术品交易被叫停,影响拍卖交易额近二十亿元。

这些法律、政策在2012年的强化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国际地位。不过,虽然今年政策方面的隐忧仍多,却不乏利好。201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将为拍卖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而去年全国拍卖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进拍卖业发展的原则和方针,也将从今年开始落实为支持和鼓励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或将带动拍卖企业的并购、联合和重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