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漏:葫芦瓶千元起拍百万成交
左侧为该天蓝釉葫芦瓶
底款
1980年的拍卖图录资料
2012年12月18日,于巴黎苏富比的“亚洲艺术”专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件拍品:三件形态各异的单色花瓶,以捆绑形式进行拍卖,据说其起拍价仅为3000欧元左右,拍前估价也仅为6000至8000欧元。但就是这么一件不起眼的拍品,却以180750欧元的价格成交,令人大跌眼镜。
网友花市暂得楼在微博上提及此事,原文如下:
巴黎苏富比2012年秋拍里单色釉的小专场,那个天蓝釉的葫芦瓶,是谁争去了?
网友纷纷回应:
@骨董时光:图录上既不标有款也不放照片,跟两个普通的凑一堆一起卖标价三千,没到现场的人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结果卖一百多万,天下无漏啊。
@Chris_王包浆:因为有预展啊……而且四阿哥的东西能漏过去也太邪门了。100万感觉不算贵。
@Jack_Zhangs__World:这件器型很棒。只可惜烧制时遗留下的先天瑕疵影响了它的完美。哈哈,我刚开始猛举一阵,过百后就去打酱油了。最后一位帅哥电话举走。
@忍冬书斋主人:感觉是故意的啊,确实是个很好的营销手段。凡是去的,个个不动声色,暗暗地憋着劲儿要捡漏,就是这个结果了。
网友花市暂得楼在微博中还补充说,此件拍品100多万仍然是漏,是中漏,正价应为300万上下。
但也有网友怀疑这件拍品是否物有所值。
@雨香斋主:做皇子时保持低调和行事格外慎重,胤禛才得以在争储中胜出。若非康熙所赐,胤禛在被封为雍亲王后若自己定烧的话,就不是官窑。若是雍正登基后定烧朗吟阁系列,按其一贯的审美高标准和严要求,底足处理成这个质量那就是废品,被雍正看到,督瓷官不杀头也得被苛责。
@CERAMICS2011:此件器物本人上过手,真伪没问题,年代定雍正也无争议。惟独等级上各有看法,从器形、釉色与圈足修胎来看,觉得差口气,本人倾向于民窑,出高价买之人大概看成官窑了吧。
鉴定专家胡智勇介绍,葫芦瓶底足应该是卧足和玉璧底的样式,足部修胎都会稍显厚实。清代雍正始“朗吟阁制”款就常用于碗、盘、杯子之上,书瓶类上很少见。此拍卖葫芦瓶的款是很开门,但看图足部胎显薄、足尖处理圆滑,此特征在瓶类足上显现就不很开门,因没见实物,只要没盗用卧足碗、杯之类的接老底。
另据胡智勇所说,单色釉小件瓶洗罐之类的,底部施白釉属正常,但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雍正天蓝釉瓶底部都是施蓝釉的。
据苏富比官网介绍,此件拍品是18世纪中国清代的单色釉花瓶,曾出现在1980年11月26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场上,当时拍品号为342。此件拍品的底款为“朗吟阁制”。“朗吟阁”为雍正皇帝登基前为雍亲王时在圆明园中的居所,瓷器上书“朗吟阁制”器物有白釉花浇、天蓝釉僧帽壶、蓝釉盘、蓝釉碗以及白釉碗、杯、匜等。
这件拍品是否值此成交价格,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或许正如知名瓷器、杂项鉴定家刘越所说,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已是“天下无漏”。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