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拍年报观察:拍品市场尚待挖掘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有309家,比2010年增加56家。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这些新增企业中不乏具备金融、房地产或文化等集团背景,不仅反映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资本结构。这样的一种状况有一个词语形容最为贴切——下海,改革开放语境中的“下海”,更多的意味是巨大的风险和可观的回报,带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意味。“海”,则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社会空间的隐喻。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中国既有文物的数量之多、当代艺术品作品创作速度之快,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本快速积累,则成了艺术品拍卖市场语境中的“海”。

文物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市场饱和度的问题,但是从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标的来看,市场暂时是可以容乃309家拍卖公司的。谢晓冬从拍卖中的拍品分类和结构,以及当下潜力尚待挖掘的拍品市场做了阐释。

拍卖市场中占有额度最大的是中国书画,中国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虽然是有固定数量的限制,但是从目前市场中的拍卖来看,新鲜的拍品出现速度比较慢,多数是一些熟货。当代书画成为中国书画拍卖中的一个新兴的门类,中国当代书画的艺术家数量之多,已经创作速度之快,是艺术品市场拍卖货源的一个根本的保证。古董艺术品拍卖,虽然纵向上已经挖掘不了,但是从横向上拓展,是当下拍卖市场的一个调节方式,上至皇帝的宫廷御用,中间是文人把玩的物件,下至平民百姓的民间用品,通俗的说,只要是古代人用过的东西,都能拿来拍卖。

相比较这些传统的艺术品拍卖种类,北京永乐拍卖董军和谢晓冬同时指出,奢侈品拍卖是中国是一块正在开发的处女地,腕表、珠宝、翡翠等林林总总,更是保证了货源的充足,谢晓冬指出,在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奢侈品拍卖都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门类,未来在中国必然会占有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董军也表示,对于奢侈品拍卖,永乐拍卖也会抱有非常开放的态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初级阶段,还将持续有新兴拍卖公司进入,但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不断加入的拍卖新军,还是分割不了拍卖市场的蛋糕,只能是在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拍卖和地方拍卖上占有一点点优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竞争份额图

注: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报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15日的实收拍品款计算,排名前30名(10%的企业数)的企业2011年度的实收拍品款合计242.40亿元,占整个市场84.78%的份额。基本维持了上一年度的市场集中度;其它279家企业实收拍品款为43.49亿元,所占市场份额为15.22%。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