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竹刻拍卖行情走高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与建设,嘉定竹刻博物馆于近日在竹刻之乡上海嘉定的嘉定别墅正式开馆。这标志着上海市嘉定区“竹刻保护五年计划”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引起了竹刻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历史悠久的嘉定竹刻,始于明代中后期正德、嘉靖年间,朱鹤祖孙三代开创了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要形式的嘉定派竹刻艺术,据《嘉定县志》记载:“竹刻始于朱松邻,传子小松、孙三松,益臻神妙。”朱鹤,字子鸣,号松邻,明代人。据《竹人录》记载:朱鹤“世本新安,自宋建炎徙于华亭。又六世而东徙,遂为吾邑人。云间陆祭酒宏奖风流,高朋满座,顾无松邻子不乐也。工韵语,兼雕镂图绘之类。所制簮匜,世人宝之,几于法物。得其器者,不以器名,直名之曰朱松邻云。”这就是说,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要形式的嘉定竹刻艺术,自朱鹤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嘉定竹刻于清初被列为皇室贡品。嘉定竹刻不仅是一门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更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钱大昕有《竹镇纸铭》云:“直以方,守吾常,静以镇,去吾吝。伊此君之德兮,吾将以为式兮。”正因为嘉定竹刻让小小的竹片竹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嘉定竹刻得以入选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拍卖市场上,嘉定竹刻屡屡拍出佳绩。2003年,中国嘉德举办“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一件收藏家王世襄上世纪50年代购于琉璃厂刘成玉店中的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高17.8cm)以264万元成交,此像以竹根雕成,造型设势绰裕自如。老僧席地而坐手拿袈裟,脚穿草履,老僧年事已高,满脸笑容可掬,神态憨朴,额头皱纹理密布,与身上素禅衣形成对比,工艺精湛入微,构思独具匠心。底部刻“三松制”阴文款,原配木座。
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件清康熙顾珏款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7.2cm),则以1140.56万元成交。此为一件雕刻精绝的作品,有“顾珏”“宗玉”刻款,用花梨木作为笔筒的边缘及底部。顾珏,字宗玉,嘉定人,活跃于康熙年间。刻画精深,细入毫发,一器必经一二载始成,不袭前人窠臼而能独立门庭。
随着明清嘉定竹刻拍卖行情的走高,人们把目光定格在当代中青年竹刻家的身上。这次嘉定竹刻博物馆展出的100余件古今竹刻精品中有20件出自现代嘉定竹刻传人之手,多为近年海内外获奖作品,显示出这一古老艺术在新世纪重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