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曾志芬:国际拍卖行要引导市场

自11月23日至28日,香港佳士得2012秋季拍卖会圆满收槌。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及工艺品、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洋酒、珠宝、钟表等6个类别的计4000多件拍品总成交达到26亿港元,超过22亿元的预估价。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香港佳士得还首次推出“精凝简练——美国私人收藏家珍藏中国家具”专场令人瞩目。作为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资深专家的曾志芬女士在接受雅昌记者採访时始终强调:因为我们是国际的拍卖行,当然要引导著市场走,而不是让市场带我们走。我们要负起这个国际的责任。

首推中国古典家具即获成功

雅昌艺术网:首先恭喜您,今天的家具拍得挺好的!

曾志芬:比我们想象得要好,非常好!这麽大一批家具一开始有点儿担心,因为你知道香港的房子挺小的。有一对柜子加上包装箱居然没能进我们的电梯,箱子比电梯空间要大很多,所以在我们做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大家就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对柜子。有意思的是,李殿馨小姐看到这对柜子立马说:“是我爸爸的。我记得在放在我奶奶那裡。”那还是她小时候的记忆,拍卖真的是很讲缘分!

雅昌艺术网:这批家具,是怎麽征集来的?

曾志芬:全部从美国征集,有11个私人藏家,全部是做家具的。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这11个私人藏家都是以家具收藏为主吗?

曾志芬:是以家具收藏为主,他们家裡还有东西。他们这次是想试一试香港市场。十几年前,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家具市场是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有一个大的博物馆叫“00:03:15”,在96年提供了一个屏风,那是最轰动的一次拍卖,这个屏风拍了几百万美金。大家都觉得,哇!好贵噢!中国家具拍卖的效果很好,如果这个屏风十六年后拿出来再拍,要拍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香港有比较小规模的家具拍卖,这裡的藏家仅有几个对家具有兴趣而已。他们必须租一个仓库把自己的收藏品放在裡边。家裡放得不太多,因为香港的房子不太适合中国家具摆放。

雅昌艺术网:您刚刚提到家具市场早年在美国很兴旺,美国或者说欧美地区为什麽对中国的家具那样感兴趣?

曾志芬:在纽约曼哈顿有条件的家庭会有很大的房子。我9月份去一个很著名的收藏家艾瑞斯家裡,他的饭厅足有我们说话的这一个房间的两倍。所以他摆了很多不同的家具,像黄花梨桌子等等。中国家具很素雅,线条很简练优美,它可以配很多东西的。你可以看到一个差不多长1.5米的黄花梨条案,在它上面就摆一幅毕加索的绘画,很雅、也很经典。所以中国家具在老外那裡,很适合搭配出舒适典雅的效果,他们的房子很大,需要很大的家具。

雅昌艺术网:今天在美国,亚洲家具市场也起来了。今天美国的中国家具市场裡的买家都是谁?

曾志芬:今天的状况比较国际化。因为我们发现在这五年裡,中国家具在美国拍卖买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仅来自内地,有香港的,也有台湾的。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就想到要发展香港市场,把中国家具市场放在香港看一看反应是怎麽样的。

雅昌艺术网:今天的情况显然说明,销售情况非常好!

曾志芬:是非常好!家具在香港,如果你是亚洲的,运费不是太高,很容易。你可以看得到,你不需要飞到美国去看中国家具,我们有五十件家具可以供你选择。

雅昌艺术网:佳士得这次单独把家具拎出来作为一个专场,今后是不是打算把家具作为一个常设的专场?

曾志芬:我们希望能把家具这一块做到隔一年举办一次专场,因为征集挺困难的。

曾志芬:不是量少,我们挑的东西,一定要精,不精的话没有什麽意义,没有吸引力。因为我们是国际拍卖行,我们这个包装是国际性的包装,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口味,我们还有很多不同国籍的买家,还有几个买家是美国人,所以有些家具来自美国还会被美国人买下运回去。

雅昌艺术网:您说到了一个国际问题,对于家具这块而言,美国、中国、香港,他在品味上和审美上有差别吗?

曾志芬:没有。因为收藏家具的老外有一些比一般的中国人更懂。他们看材料,他看得很准。因为一般的中国人如果专业上不是很内行,你给他两种木头:一种是黄花梨、一种是紫檀,问他们这两种木质裡面哪一件是紫檀?哪一件是黄花梨?他们居然分不出来。不过老外真的会花很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我们国家的家具藏家和美国的家具藏家最大的区别?

曾志芬:看法不同,观念不同。中国人要看材质,以材料为主;老外的收藏家,他们要看有没有修补状况,对品相要求很高。

雅昌艺术网:您刚刚讲到家具的材料特别重要,我也看了这场家具基本上都是黄花梨和紫檀为主。佳士得在征集上是不是隻选择黄花梨、紫檀的家具?

曾志芬:不一定。当然黄花梨和紫檀的材料卖得非常好,其他的材料都一般般。这个是个认知的问题,其实还有其他的材料可以选。因为不是每一个人进来看材料,就隻看黄花梨和紫檀的,还会看其他的材料。有些客户会觉得一些小东西很可爱,荔枝木做的,形很好,很适合我用,他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雅昌艺术网:家具市场价格因素除了材料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它的价格吗?

曾志芬:来源,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定价,我们做为专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也是很重要的。

雅昌艺术网华:估价,对成交价有很大的影响?

曾志芬:对,因为我们要吸引买家,不可能定得很高,有的时候你觉得值不值得,以前有没有拍卖纪录来定六百万。

瓷器:引导宋瓷市场

雅昌艺术网:我们说了很多关于家具拍卖的,再延伸一点,说说瓷器以及杂项方面的话题。

曾志芬:瓷器一直以来就是很重要的,老外甚至把这个品类的重要性说成是我们的“米饭”。真的,因为瓷器一直以来不仅中国人收藏,老外也收藏。

雅昌艺术网: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欣赏的艺术品。

曾志芬:你看我们这次拍卖前二十几件,你可以清晰看到收藏家的品味,这裡面有两件东西是美国收藏家收的。他们收藏这一类的东西,历经三代人收藏。然而中国收藏家要有三代的收藏经历是挺难的。

雅昌艺术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整个中国有一个文化的断档期。

曾志芬:我们的历史确有不同,你在香港可以看到,赵熊炎卖出去的东西、徐展堂卖出去的东西、裘炎之先生和罗伯特张也卖出去了。所以要说收藏经历几代人,老外收藏跟中国人收藏差别还是有的。

雅昌艺术网:我注意到佳士得在今年征集到不少宋元时期的瓷器,还做了一个特展。通常来说,这类瓷器在大陆是不能够上拍的。种种原因使大陆藏家更青睐明清官窑瓷器的投资和收藏。我想了解一下香港对于宋元瓷器收藏观是什麽样的?

曾志芬:我们这个展览是一个以教育为目的的展览。宋瓷对于中国收藏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至少在明代已经有很多记载。像宋官窑、汝窑那麽重要,在那个时候已经很贵重了,已经有人仿制了。这十年来,尤其是03年SARS之后,很多买家都关注清三代的市场,关心明清官窑,清三代已经达到顶级价钱了,一件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钱可以买到好多明代的瓷器或者是宋代的瓷器。

这个展览有八十件,在这八十件裡面可以看到宋代不同的窑口,南北有别,材料有别,设计有别、形制也有别。当时北方跟南方流行的趋势不一样。

雅昌艺术网:佳士得将来是不是有意加强一下宋瓷,来引导未来市场?

曾志芬:是。因为我们是国际的拍卖行,当然要引导著市场走,而不是让市场带我们走。我们要负起这个国际的责任,把市场打开。一定要关注我们传统收藏瓷器这一块,让大家看得到,除了清三代还有其他的东西值得收藏。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就瓷杂来说因为囊括的东西很多,西方一般统称古董,大陆一般称作瓷杂。大陆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在这个领域裡拓展外延、挖掘新资源,想必佳士得未来也会在这个大项裡引进新的拍卖品种?

曾志芬:有可能。像这一批瓷器我们不隻在香港展,我们要带到伦敦,在佳士得伦敦、佳士得纽约展览。还为此出了一本书,可以让大家分享宋瓷的精美和典雅。怎麽来发展和挖掘中国瓷器呢?我们要不要做新瓷器?我觉得暂时来说这个范围还没有扩大的必要。其实每一个年代的瓷器都存在一个时代的认同度。二十年前,你给老人家看清三代会给他骂死;你给他看民国瓷器就更不行,因为他们记得民国的时候,他们从小就已经看到了,对他来说那不是古董;然而现今朱山八友一个笔筒会拍多少钱?值几百万!

作为国际的拍卖行,真的要关注自己的拍卖品种的开发,有没有机会我们可以考虑。如果我们觉得没有把握或者是缺少经验的事,当然不会碰;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值得考虑,值得学,这个品种当然我们就会尝试。现在有很多买家进入香港这是一个好事,很值得关注,可以看到有这麽大规模的潜质。我们欢迎他们进来看看国际拍卖行的活动是怎麽样的,我们也可以去看看内地的拍卖行是如何运行的、他们拍卖是怎麽样操作的、他们的客人、客户、买家跟我们这边有没有什麽区别。我连续跑几天,应该瘦了很多镑。

买卖平衡是最佳的循环模式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来说,基本分为三个大的板块:中国书画、瓷器杂项,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可能是中国有艺术市场以来一直佔据著最大的份额,雅昌监测中心根据相关指数显示:瓷器杂项这两年的份额在逐渐放大,您是怎麽解读这个现象的?您会认为是什麽样的原因导致这样一个现象?

曾志芬:我觉得国际的拍卖跟国内的拍卖不太一样。甚至香港拍卖行跟伦敦、纽约都有不同。比如我们在纽约拍青铜器,是很重要的品种。而在香港仅有几件,也不是很重要的。因为在香港这方面的收藏家很少,我们在征集上很困难,很多都是老外收藏。拿伦敦来说,英国的卖英国收藏家喜欢的东西。他们卖的东西不是清三代,比清代的早,亦少有官窑,是民窑或者是外销瓷或者是明末空白期东西为主。我觉得国际的拍卖行真的不同,你可以看得到每一个地点征集的东西以及卖出去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雅昌艺术网:既然在香港当地藏家还不是很多,征集并非主要来自香港,那麽主要在什麽地方征集,比方瓷器杂项类的拍品?

曾志芬:美国、欧洲这两个地点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雅昌艺术网:香港卖的还是很好的,客户主要是香港人吗?如果还有来自外面的买家,好比香港、大陆、国外大约佔比情况是怎麽样的?

曾志芬:购买量与购买金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有一些大客户来自美国,我们有两三个美国来的买家,他们可以买一两个几千万的东西,从总金额上已经打败很多人。如果按照购买东西的数量来衡量,应该首先是内地客人,然后是香港、台湾依次往下推。实际上整个亚洲也是很强的。

雅昌艺术网:既然美国是重要的征集地,毫无疑问美国有比较多的藏家收藏中国艺术品。今天美国收藏中国艺术品呈现什麽样的状况?

曾志芬:他们买和卖,成了一个循环模式,他有买就有卖。然而亚洲以前是卖,买就少了,所以不是很平衡。最平衡是欧美,所以我们可以去找很好的货,他们也在我们香港买东西。

雅昌艺术网:大陆市场今天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圈,能这麽理解吗?

曾志芬:是。因为内地征集是很困难的,因为还没有足够的量来循环。你可以买,问题是卖出去就不够了。所以循环得不是很平衡。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