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遭遇寒流 专家预计形势一两年内回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现场。(香港苏富比供图)

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年的秋拍中遭遇寒流,大腕作品纷纷流拍。但专家预估,形势有望在一两年内回暖。

提到当代艺术在拍卖场上的表现,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天价”。远的不说,当代艺术大腕张晓刚两张作品《生生不息之爱》和《血缘:大家庭一号》,去年在苏富比春拍和秋拍中,分别以7906万和6562万港元成交,狠狠刷了把数据。

但到了今年的秋拍,当代艺术的寒冬却已初见端倪。“拍卖现场表现很冷,藏家来的也很少,作品拍完1/3后,现场买家开始陆续离席。”这是上海策展人顾振清对某个拍卖专场的描述。如果你认为他参加的是某个小拍卖会,那你就错了,他笔下冷冷清清的现场是大名鼎鼎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在这场拍卖专场上,张晓刚、岳敏君等当代艺术大腕们的多件作品纷纷流拍,总成交额跌得更厉害。由于专场拍卖是10月7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有人将这一天戏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黑色星期天”。

苏富比的这场当代艺术寒流很快传到了内地,在接下来的中国嘉德秋拍中,当代艺术的表现同样萎靡,叶永青、罗中立、刘野等大腕作品也频遭流拍。 

本期重庆晨报《艺术周刊》,我们聚焦的是当代艺术在秋拍中的表现。虽然当代艺术在市场上遭遇寒流,不过不少接受我们采访的艺术圈人士都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形势慢慢回暖,相信当代艺术会在一、两年内走过严冬,迎来暖春。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