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名家
经常会有一些文化人淘到一些名家的字画,便急于要找行家看个明白,首先看真假,其次看能否具有收藏价值或直接变现,若是名家真迹,便为捡漏了。然而现实总会令人感到有些失望,不是书画家名气不够大,就是赝品,前者多为昔日“名家”。这些曾经的名家因各种因素,使自己努力成名之后,却无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只是在靠着“虚名”度日。他们在知名度积累的原始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自己,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点不成名不罢休态势。终于“身价百倍”,成为一些书画爱好者的投资对象。
由于人的逐利心理,书画家纷纷要求“早熟”,一些所谓的“包装”啊、“炒作”啊之类的话便经常能在我耳边响起,好像你不包装便成老古董。于是便出现了那些只学了几分艺术技能的书画家,深知自己在专业上修炼不成大师,与其为了艺术甘当苦行僧,不如为了“钱途”充当名家,这是一些名家心里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人人都很清楚“速成名家”后身价可以很容易水涨船高,被人前抬举,被前呼后拥。可谓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我们通过拍卖行情就可看出,在这样一个利益驱动的“良性循环”作用下,甚至出现当代书画家作品拍卖价格竟超出明代的王铎、文徵明等大师的身价,价格倒挂现象有点拿古人开涮的感觉,至少没有把住艺术品价值的底线。
然而历史是最公正的文物鉴定家,因为无论你生前怎样风光,如何的身价百倍,你的作品具备收藏价值与否,不是因你的市场价值超出古人就一定成为文物,只有艺术家作古若干年甚至一个世纪以后艺术本身的价值才见分晓,不然为什么启功、赵朴初的作品行情仍然在涨而有人的作品在看跌?对于这种现象有一些朋友犹若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不是人死以后就更值钱呀!”
有一次我去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书法家甘先生家里拜访,见其正在创作,便情不自禁地赞赏先生的作品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地,先生自谦地说“只不过是一件件试验品而已”,我对先生的这种自谦精神感到肃然起敬。他让我们作为书法家对自己的作品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过分地看待自己的作品价值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常有书画家在艺术境界上达到一个地步再往回看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过去所谓的创作作品只不过是一件件不合格的“试验品”而已,只是不常有人肯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元代的赵孟兆的一句“人书俱老”便充分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书画家的艺术秉性和天赋随着岁月的流逝将达到艺术生命的极限,书与画与人一同达到老练精干的地步。鉴于此类因素的考量,具备收藏价值的作品必须是艺术家的精品。因为收藏家只看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受艺术家知名度的影响。因此所有的艺术品只有经历年代的更迭之后才能剥去外面的光环和沉渣,才能真正看到里面是否是金子。这种历练的过程有时是很漫长的。
因此,艺术市场如股市,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样的警告同样适用于艺术品投资市场。如果你投资艺术品,又不懂得艺术品鉴赏,却只认名气,这样就只能是人为地增加投资风险,就要多多地交学费。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一些名家作品由于缺乏艺术水准,徒有虚名,若要急于变现,却是难于上青天。若真的是艺术境界很高的作品,缺乏知名度,名虽小,也还是值得收藏,至少是一件艺术品,但不是艺术经理人想要的那种艺术品。综上所述,也就解答了世人普遍追问的什么样的书画作品具有收藏价值这样一个问题。
近日有幸邀请到一位北京文物鉴定中心的老专家帮着看看朋友拿来的几幅名家书法作品,其中有的书法家是我熟悉的,准备上拍卖会,不料老先生对宣纸和墨的层次进行了一番鉴定之后说都是假的,并且说:“这些过时的名家的作品就算是真的也不值钱。”我很赞同老先生所说的话,这里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要素,“过时的名家”意味着书画名家不一定能流芳百世,当然,也有的是当时的著名学者,由于平日里爱好书法,喜欢参与书画活动,一不小心便被人尊为书法家,书画圈称其为名家字画(这和学者型书家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名家字,后者是书法家中的学者型)。正如赵孟兆的诗云:“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不难传后难。”
如今,你只要闭上眼睛细数一下,昔日那些曾经活跃在书画界的名家还能有几人能进入脑海如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王铎、赵孟頫、王羲之等等一般地熟悉呢?当代那些头顶光环的艺术名家作古后又能有几人识?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有时间知道。昙花虽然美丽动人,却总是很短暂的,那些总是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大师尽管魅力十足,其艺术生命大多像流星一样划破天空之后就归于永久的沉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