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日本艺术品泡沫破灭

有人说,今年艺术品市场遇冷,是正在挤出泡沫。有数据就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年收益率也在10%以上,而文物、古玩的年升值率更是达到了20%,超过了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有业内人士就担心,在过高的投资年回报率背后,艺术品投资的泡沫也在增大,而风险一旦爆发,威力甚至堪比日本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艺术品危机”。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日本人频频在世界各地出手,成为“世界买家”。从1987年到1990年间,日本人一共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一举占领了30%的世界艺术品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成为昙花一现,开始迅速下滑。许多银行及大企业为了回收资金,纷纷将手中价值几亿日元的梵高、雷诺阿等名家的作品出售,而由于不易变现,从海外重金购入的艺术品大部分被银行廉价收购,再以极低价格向欧美回流。而投资者们由于动用大量资金、贷款投资艺术品,泡沫破灭后血本无归,破产、倒闭、自杀,被卷入“艺术品绞肉机”。据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尽管去年世界经济疲软,但是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15亿美元。中国市场则更爆发出惊人力量,数字显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年增长率达24%,位列世界第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身价最高的画家毕加索,在2011年被中国画家张大千和齐白石挤出了头名位置。中国拍卖市场天价频出,也暴露出艺术品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逐利投资往往衍生出不理性的行为,演化成滋生“绞肉机”的温床。有专家认为,面临急剧膨胀而又险峻的市场,中国的艺术市场规范化还没有跟上,无疑进一步放大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让市场显得更加残酷。但也有专家认为,跟日本相比,中国市场更大,相对稳定,而且其他领域赚钱机会多,不会重演艺术品泡沫崩溃的一幕。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