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巨幅真迹现身浙江保利秋拍
浙江保利秋拍传来消息:明代杰出画家、有“明四家”之誉的沈周巨幅真迹现身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卒于明正德四年(150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学识渊源,除少年时代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外,又拜陈宽、赵同鲁为师,此二家均善诗文、山水及鉴赏。后又得到著名书画家杜琼、刘珏的指导,诗文、书画修养日渐高深。其绘画主要受元四家的影响,早年主要宗法王蒙,上溯董源、巨然,中年又从黄公望等各家汲取营养。晚年则醉心于吴镇,并融宋元各名家之长,形成了自己苍秀沉浑的独特风格。
此作远处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山岩峭壁突兀耸立,一挂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瀑布于山下汇成溪流,融入湖泊。湖边林木茂密,古木参天,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山中一间茅屋,犹显幽静恬趣。云雾的浮动、水的空灵,加上飞瀑的气势、古木的雄壮,使整幅画面显得饱满却又不觉得挤迫。
此作尺幅巨大(262.5×115.5cm),在其作品中属罕见。整幅画笔墨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融崇高的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同时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
五千年文化,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所谓忠孝仁义,忠字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忠臣名贤,乃社稷之根本,为万民所敬仰,这在明朝尤为突出。前有倭寇宵小骚扰,后有满洲铁骑入关。风雨飘摇中,忠臣贤士自百世流芳,名垂汗青。经历数百年沧海桑田。他们当年之墨宝,如能觅得只言片语,殊可贵也!
本场《明诸名贤忠节尺牍》汇集了戚继光、倪之璐、黄道周、史可法、左光斗、卢象癉等近百名明朝忠烈之士的手札墨稿,间有俞榕、秦思复、钱维城等名士的题跋,洋洋洒洒,其收集之全之精,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每个忠烈每卷书札的背后都是一首首催人泪下的正气之歌!此套尺牍经王望霖、范永琪等多位收藏大家所收藏,历经战乱却能保存完好,可见世人对其珍惜之程度。令人可喜的是,其中倪之璐,孙燧两卷还曾刻录《天香楼藏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