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齐相祝

近日,由日本回流的两件大师作品——吴昌硕与齐白石各自创作的《三祝图》亮相北京荣宝秋季拍卖会,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传统画家爱作四条屏,人物则渔樵耕读,山水则春夏秋冬,花卉则梅兰竹菊。海派大写意花鸟大师吴昌硕也多作四屏画,如上海朵云2007年春拍440万成交的《花鸟四屏》,嘉德2005年春拍363万成交的《花卉四屏》,嘉德2005年第一季拍卖会上228.2万元成交的《四君子图》等。

吴昌硕创作于1914年的《三祝图》则独辟蹊径,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入画,三条屏形式展现松、竹的经冬不凋与梅花的迎寒开放,取名《三祝图》,寓祝愿美好之意。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是幅主角皆寥寥,几丛松针,点点梅花,数簇竹叶,仿佛信手拈来,却是墨气淋漓,恣意酣畅。

吴昌硕年谱中提及,1914年其作《岁寒三友图》《牡丹》《菊》《桃实图》《雪山飞瀑图》等,《岁寒三友图》是否此幅,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吴昌硕的《三祝图》精品已是难得,荣宝却能有幸征得齐白石大师的同题材精妙之作《三祝图》,更得感谢机缘的垂顾。

此幅,白石老人也以岁寒三友“松、竹、梅”入画,不同的是,齐白石在松枝上又加了只鹰。在近期刚结束的嘉德秋拍会上,《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精品》专场,齐白石的《松鹰图》以795.2万元的震撼价成交,刷新了这一题材于中贸圣佳2005年春拍创造的纪录,“松鹰”题材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此番上拍的《三祝图》是白石老人于故都所作。坚韧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聚气凝神,风骨傲然。画面墨色依旧润泽如初,仿佛刚刚落笔,可谓“元气淋漓幛犹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松鹰的眼睛是为精彩一笔,有那么一点白眼向人的味道,却又分明是在调皮地与你对视。联想到荣宝2005年秋拍会上齐白石的《守护神(猫头鹰)》和2006年春拍会上的《花犬迎归》,往往是点睛一笔,即是满堂出彩。

日本茶室常以悬挂书画作品为雅,一般以单幅或三屏为形制。与中国传统的“四君子”题材类似,岁寒三友“松、竹、梅”也是日本历久弥新的创作题材。此二幅《三祝图》应为吴昌硕与齐白石分别应日本客人要求特别绘制,保存完好,属于精心、精致、精彩之作。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