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后上海油画家历史力作集中重现崇源十周年拍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追本溯源·价值重现――40后上海油画家作品研讨会”现场

崇源雅集·海上旧梦系列论坛之“追本溯源·价值重现――40后上海油画家作品研讨会”5月2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研讨会由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国荣、著名美术评论家谢春彦担任学术主持。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总裁、崇源雅集创办人季崇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汪涤以及吴健、赵渭凉、任丽君、黄英浩、刘柏荣等“40后”艺术家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在上海的美术界,涌现出这样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油画群体:油画家们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即便是在“文革”时期,他们仍然苦练绘画,并且逐渐在油画史上为上海赢得一席之地。他们参与创作的《黄河颂》、《开路先锋》、《占领总统府》等巨作使得这个群体在与更早的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前辈画家们对接时候显得毫不逊色。“文革”结束后的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陈逸飞、魏景山、任丽君等上海油画家在进行主题性创作时,充分显示了其扎实的写实功底、严谨的造型能力及鲜明强烈色彩感觉,并因此在全国画坛扬名。

其后,至“八五美术新潮”时期,上海油画家们更是顺势而起,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创作风貌,赵渭凉、周长江等艺术家将上海抽象运动发展至新的阶段,更涌现出一批当代艺术家,使上海成为实至名归的艺术中心。其后,陈逸飞、魏景山、夏葆元、吴健、赵渭凉等上海艺术家先后走出国门,对于经典油画原作的研读和更国际化的创作环境使得他们的艺术进入全新的阶段。2004年,40后上海油画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陈逸飞与世长辞,上海油画家们依旧潜心创作,但在全国艺术界的影响却是今非昔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追本溯源·价值重现――40后上海油画家作品研讨会”现场

夏葆元《黄河忿》

对此,上海崇源此次推出“追本溯源·价值重现――40后上海油画家作品研讨会”旨在梳理上海油画家的创作脉络,实现艺术价值的回归。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总裁、崇源雅集创办人季崇建表示:“上海崇源一直致力发扬上海文化,海上旧梦专场拍卖本是对老上海收藏与艺术的追溯,此次延伸到40后上海油画家的艺术与创作,丰富了海上旧梦这个品牌的内涵。”

著名美术评论家谢春彦则认为,以“重现价值――海上历史油画”专场中,从学术性、历史阶段对40后艺术家进行梳理与总结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表示,征集40后艺术家的油画作品意义在于,将40后艺术家推到它应有的高度,“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国荣表示:40后艺术家最重要、最旺盛的创作经历是文革时期,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都带有批判性、会引发人很多思考,但是以上海的这批当时的艺术家为例,他们在对于时代的思索、对于历史的创新都有突破。“这批作品已经摆脱了前辈受苏联影响的影子,在艺术历史上有他们独到的价值。”

艺术家代表任丽君说,我们这一代对于历史的思考是真实的。赵渭凉现场总结说,他们这代人不仅是理想主义的一代、更是“带着镣铐跳舞”的一代人。“希望能通过此次拍卖,不仅让大家看到这批40后艺术家的老作品,也看到更多的新作品”他表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追本溯源·价值重现――40后上海油画家作品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还展出了赵渭凉的《血》、魏景山的《领海保卫者》、吴健的《狱中》、任丽君的《复旦―纪念圆明园被焚120周年》、刘耀真的《离骚―屈原》、刘柏荣的《毛泽东视察黄河》等重要油画作品。同时,还展出了陈逸飞和黄英浩的分别创作的油画作品《水乡》、陈逸飞创作《占领总统府》时的手稿及他的四幅写生素描。其中赵渭凉的《血》曾是上海“伤痕美术”的代表作品,该作首展于上海美术馆的《国庆画展》.1986年画家本人携作品赴美国定居.作品在海外珍藏多年后,于2012年回到上海。

据悉,这些亮相于研讨会上的重要作品,将在之后的上海崇源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重现价值――海上历史油画”专场中拍卖。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