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法祀现实主义扛鼎之作《演剧队的晨会》首次亮相拍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获悉,在2012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 中,将为藏家呈上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传统绘画、当代观念、版画及影像、中国雕塑五大板块180余件拍品,主打“精品油画”概念。其中,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板块云集了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庞熏琹、唐一禾、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冯法祀、艾中信、孙宗慰、李宗津、涂克等早期油画精品。最为夺目的是,冯法祀现实主义扛鼎之作《演剧队的晨会》(144x200 cm)将首次亮相拍场。

据中国嘉德油画部高级业务经理李艳锋先生介绍:“《演剧队的晨会》是冯法祀教授从自己众多表现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艰苦火热的战地宣传演出生活的素描及速写中遴选出来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对抗敌演剧队八年战地宣传演出生活这段感人却少为人知历史的重要记录、表现和佐证,补遗了抗战时期中国油画的史料缺项;更是他为数不多的大幅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目前此幅作品的估价为480万至680万人民币。”

《演剧队的晨会》这幅作品的画面构图很新颖和具有独创性。画面的构图突破了传统绘画创作上的舞台场景式构图,画家本人作为抗敌演剧队的一名队员,亲身参与在会议的场景当中,虽然整体生活环境空间不是很大,画家所处的视点也很低,但是画家的视野范围和画面却很宽广,就好像是照相机用广角镜头拍摄出来的大视野效果。根据参加会议的队员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画家把前景的人物塑造的很大,中景及后景的人物依次缩小,形成了人物形象大、中、小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远、中、近三个不同的空间层次,把画面的透视空间和艺术空间营造得很深远,这种近大远小的反差就造成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据艺术家回忆,1945年3月,东南亚地区的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画家冯法祀教授所在的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抗敌演剧宣传队第五队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命令赴缅甸腊戍、西堡、密支那等地巡回演出,慰劳当时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依照抗敌演剧五队的工作惯例,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由队长或队副召开一次由全体队员参加的工作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和安排当天的工作计划,比如排练什么剧目、演出什么剧目、演出剧目角色的安排和分配、以及在当地向民众进行什么样的抗日宣传活动、唱什么歌曲等等。

当时身为一名演剧队队员的冯法祀教授,一方面参加演剧队的慰问演出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写生驻地周边的风景以及演剧队的工作和生活情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演剧队的晨会》这幅油画作品,就是画家冯法祀教授根据自己1945年抗敌演剧队在缅甸密支那巡回演出的驻地参加某一天的晨会时,一边坐在自己地铺的位置上聆听着队长徐桑楚讲话安排当天的工作日程,同时也立刻以一个画家敏锐的眼光发现眼前的这个会议场景虽然每天都会发生,很普通、很平凡,但在其中却拥有着抗敌演剧队火热的战地演出工作和生活所独有的气息,是一个不仅并不平凡的、而且是很难得的创作素材,于是立刻拿出速写本,以他所坐的地铺位置较低的视点很快画出的一幅铅笔速写为基础,而后在时隔三年以后的1948年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期间正式构思创作完成的。

1946年6月徐悲鸿在重庆参观抗敌演剧四队举办的《抗战八年汇报演出、美术、资料展》时,曾为抗敌演剧队撰写了一篇题为《民族艺术新型之演剧四队》的文章,就冯法祀教授的一大批前线写生创作绘画(包括《演剧队的晨会》速写)部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评论说“皆以急行军作法描绘前后方动人场面,题材新颖,作法又深刻,可谓抗战中之珍贵收获也”。中央美术学院韦启美教授在1998年6月《冯法祀教授绘画艺术研讨会》上曾经十分动情地评价说:“冯先生的作品中间我最喜欢看的、爱看的,就是《演剧队的晨会》。在四十年代的时候这样正面地表现中国当时那些救亡青年的那种朝气,那种救亡图诚的那种精神风貌,在我记忆里在油画里这是唯一的,这种正面的表现,这种青年人的这种气概,才真正是抗战的希望,这是必须应该表现的东西”。

据悉,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8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5日拍卖,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邮品钱币部分将于5月14至15日展览,16至21日拍卖,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钟表珠宝翡翠共3800余件作品(邮品钱币铜镜部分近3600件拍品)将在北京揭幕,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邮品钱币铜镜部分展拍地点为北京国际饭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品介绍

冯法祀 演剧队的晨会

1948年 布面 油画

144x200 cm

估价:4,800,000-6,800,000

发表:

《冯法祀画集》,P36-37,北京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5月第一版;

《冯法祀画集—冯法祀鉴藏展暨徐悲鸿师生作品鉴藏展》,P18-19,张帆、冯世光主编,2006年出版;

《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集》,P218,中国国家画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2010年11月第一版。

展出:

冯法祀作品鉴藏展暨徐悲鸿师生作品鉴藏展,北京保利大厦三层宴会厅,2006年5月13日到5月15日。

关于中国嘉德

成立于1993年5月,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拍卖公司,总部设于北京。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拍卖会,以及四期“嘉德四季”拍卖会。公司设有上海、天津、香港、台湾、日本办事处及北美办事处。

经过中国嘉德的努力,诸多国宝级的珍品如“翁氏藏书”、“唐摹怀素食鱼帖”、“宋高宗手书养生论”、“朱熹春雨帖”和“出师颂”等重要拍品,或从海外回归大陆,或从民间流向重要收藏机构;同时,各项目不断有突破区域性以及世界性艺术品拍卖成交最高价的纪录。2007年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图》以人民币7952万元的成交价使中国绘画类作品拍卖价格首次超过千万美元级别。经中国嘉德拍出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S226;篆书四言联》(2011年春拍,4.255亿);王羲之草书《平安帖》(2010秋拍,3.08亿);齐白石《山水册》(2011秋拍,1.94亿);王翚《唐人诗意图》(2011秋拍,1.265亿);陈栝《情韵墨花》(2010秋拍,1.137亿元人民币);李可染《长征》(2010秋拍,1.075亿元);张大千《爱痕湖》(2010春拍,1.008亿元);朱熹、张景修等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2009秋拍,成交价1.008亿元);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2011春拍,1.15亿元);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2004年春拍,成交价3575万元)、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2006春拍,成交价5280万元)、“明 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2010秋拍,4312万元);陈逸飞《山地风》(2011春拍,8165万);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2011

春拍,4830万)等以及邮品钱币门类的多项珍品均创造了各项目的历史最高价。

中国嘉德首批并连续被评为中国拍卖企业AAA级最高资质,获得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守信企业称号。

中国嘉德在2008年获北京奥林匹克博览会独家授权举办奥运专场拍卖会,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9年分获世界集邮展览会指定独家举办邮品拍卖会。中国嘉德长期以来还积极参与慈善捐献并扶助艺术教育等公益活动。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