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铭公司拍卖真迹打假画---吴冠中绘画准件《荷塘》亮相拍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冠中《荷塘》估价260万至290万

近年来市场中罕见的吴冠中绘画标准件——《荷塘》将于11月3日至4日亮相亚洲大酒店,并于11月18日,在诚铭拍卖公司2007秋季拍卖会中登场,估价260万至290万元。该画征集自一家私人博物馆,诚铭公司当代艺术部顾问王泊乔表示,拍卖这幅画,是为了“给吴冠中绘画正名”。

这幅即将拍卖的《荷塘》画于1995年,收录于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全集》第七卷267页。这套全集的编辑过程中,吴冠中亲自对收入全集的每一幅画作进行了严格审定,确保是自己的真迹无疑,并且参加了全集的首发式。《荷塘》也收录在全集之中,所以必是真迹无疑,而且是难得的精品。

王泊乔透露,近年来,吴冠中画作在艺术市场中收到各路资金的追捧,价格从2005年以来,有一轮爆发式行情,雅昌网的权威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10月,吴冠中画作的单位拍卖价格已经达到了37.9万元/平方尺。虽然吴冠中画作的拍卖行情依然向好,但是自2006年以来,有大批仿冒的吴冠中画作在拍卖会、各地画廊中露面,一个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吴冠中画作造假行情正在到来。北京、上海某些拍卖公司,甚至是在业内有一定声望的拍卖公司,也参与到运作吴冠中假画的大潮中来,有不少假画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的价格成交。这种现象,不但伤害了收藏家,也对吴老的艺术声誉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不少收藏家在拍卖会上看到署名吴冠中的假画之后,认为画作的艺术品质并不太好,吴冠中的水平不过耳耳,名气与身价不符。其实不然,吴老的艺术水准,堪称登峰造极。

诚铭公司在秋季拍卖会中推出《荷塘》,就是为了让收藏家们了解到真正的吴冠中画作精品是各什么样子,什么才是大师级的作品。荷塘是吴冠中画作中常见的题材,通过对这幅《荷塘》的研究,可以增长鉴定吴冠中荷塘类作品的眼力。从这个角度上说,《荷塘》是吴冠中画作的标准件,其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远大于一般吴冠中画作。

对于《荷塘》的艺术品质,王泊乔说,吴冠中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画家,在批判多于首肯的孤独中辛勤跋涉了半个世纪。他是旧中国最后一批留学画家,也是共和国第一批在国内贡献于美术教育的画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主题先行、内容决定形式”的理念在艺术界占主导地位,而吴冠中坚持“造型艺术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为此,他屡遭批判、吃尽苦头,却至死不改。终于画出《荷塘》这种用艺术语言说话的作品。

诚铭拍卖公司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亚洲大酒店举行秋季拍卖会预展,数百件文物艺术珍品将集中亮相。当代艺术部分,“不容低估的艺术”专题版块尤其值得关注,向广大藏家特别是刚刚步入艺术品市场的新买家,隆重推介朝戈、苏新平、王劲松、蔡锦、丁方等10多位作品未来升值空间巨大的实力艺术家。诚铭2007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

关于《荷塘》

我研究过莫奈的池塘睡莲垂柳,我研究过塞尚的绿色丛林,我喜爱他们的作品,但他们的技法都不能用来表现我的垂柳与竹林。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彼此可以补充吗?是的,应该是可以的,但其间存在着各种矛盾,矛盾如何解决?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体验甘苦吧我的大部份风景画是通过构思、选取不同的素材组成的,作一幅画,往往要数次搬动画架,从几个不同地点去写生。说得明白点,就是“移花接木”或“移山填海”。我为什么要如此吃力地搬动画架当场写生呢?因为要追求具体形象的真实生动感,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让人们乐於接受大胆的构思构图。我竭力想使观众感到大自然确实就是如此有气势,如此丰富!

艺术起源於求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至死不改了。在油画中结合中国情意和人民的审美情趣,便不自觉吸取了线造型和人们喜闻乐见的色调。我的油画渐趋向强调黑白,追求单纯和韵味,这就更接近水墨画的门庭了,因此索性就运用水墨工具来挥写胸中块垒。

——画家自述,选自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