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生态报告之拍卖

在2012年新一轮的拍卖季到来之前,Art Price的统计数据显示,齐白石成为中国书画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李可染作为其弟子,市场表现也不甘示弱。2012年,南北方艺术品市场需求和喜好的差异,更趋明显化与扩大化。在新的拍卖季,中国艺术市场将如何发展,敬请期待。

NO.1

齐白石登顶年度全球最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齐白石 《螳螂葫芦图》

近日,Art Price的最新艺术品交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年。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TOP10排行榜上,有三位中国艺术家上榜,他们分别是齐白石、王蒙、徐悲鸿。其中齐白石凭借中国嘉德推出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荣登榜首,它的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价格虽然没有打破毕加索最贵作品的纪录,但超越了2011年上拍的毕加索作品的最高成交价格,成为全球最贵的中国画。北京保利拍出的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贵的中国古代画作,超越了由西方古典大师拉斐尔《缪斯的头像》在伦敦佳士得创造的4270万美元纪录。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以3667万美元成交,成为徐悲鸿作品拍卖最高价。

点评:

对国人而言,此消息无疑十分振奋人心,对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而言,它的深层意义也可见一斑。其一,白石老人有幸能荣登榜首,创中国艺术价格的新高,贡献是开创性的。其二,在这种振奋性、开创性贡献的背后究竟存在多少实际价值,是否足以应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论”,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NO.2

2012,艺术品拍卖何去何从?

2012年拍卖季即将到来,中国艺术市场会呈现何种态势?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2012年将做出较大调整;二是由于长期存在诚信缺失、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将呈现大幅度挤压泡沫的局势。拍卖行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其动向深刻影响着市场走势,谈及新的拍卖季的前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乐观。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认为:地产、投资、煤矿、金融等行业会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金融行业对艺术品拍卖也会有影响。但相对于其他拍卖行,保利所受的影响不大。嘉德书画部经理戴维则表示,相信在未来,市场一方面会在精品力作前持续热情洋溢,一方面会在各个板块轮动间寻找向上动力,未来市场会更加多元,但“自己会说话”的好作品,是不变的主题。

点评:

市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变幻莫测,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在这种难以捉摸的市场面前,任何专家能给出的永远都是合理化“建议”,所以无论2012年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如何发展,投资收藏者都需做好充分准备,决不能盲从。

NO.3

“苏州现象”叫响艺术市场

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大千的《嘉藕图》以1.9亿港元成交,成为一时话题。此后,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4772.5万元人民币成交、傅抱石的《琵琶行》以8280万元人民币被竞得、吴湖帆的《富春山居图》以9890万元人民币创下个人拍卖纪录。徐悲鸿代表作《九州无事乐耕耘》拍出2.668亿元人民币。这一件件取得骄人成绩的作品,都由全国第二家画廊行业协会——苏州市画廊协会送拍。苏州画廊协会整合地方资源开始“叫响”中国艺术市场,文化部专家就此到苏州专题调研“苏州现象”。

点评:

苏州画廊业的成功绝非偶然。苏州市画廊协会曾多次组织会员,尝试单件艺术品的市场运作,此次团队合作更是取得了极好的业绩与经济效益。苏州特色的画廊业发展道路,值得学习。

NO.4

李可染“第二高价”出炉

近日,由南京经典拍出的李可染经典作品《韶山》以6842.5万元成交。该作品是李可染一生所作第一幅山水画,于1971年在湖北丹江完成。该件作品流传有绪,为李可染亲属旧藏,是李可染重要作品之一。它曾经于2007年9月在中贸圣佳以1047.2万元成交,五年之后再度上拍,价格增长了5倍,位居李可染作品价格排行榜的榜眼位置。

点评:

近年来,书画市场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天价拍品频出,特别是以齐白石为首的近现代艺术名家的作品,似乎已经开始主导整个中国书画市场。作为齐白石的高徒,近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似乎很有紧追齐白石、张大千之后成就“天价的潜质。

NO.5

艺术品拍卖业出现两极分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嘉德2011年秋拍油画现场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9年开始的一轮繁荣周期,业已告一段落,而“两极分化日渐严重”成为2012年开年以来拍卖行业最为显著的特点。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远远强于以上海为首的南方市场,特别是经历了刚刚结束的2011年的较量,南北两地大拍卖行的业务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比两地的拍卖数据,则能清晰把握“南北差异”:南方地区的“老大”西泠拍卖全年的成交总额为25.54亿元;而北京两大拍卖巨头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都宣布全年拍卖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保利达到121亿元。

点评:

艺术品价格的两极化,早已是拍卖市场的大趋势,而拍卖份额在地域分布上的两极化,则是行业的新动向。如果不是偶然因素所致,这的确可以被看作行业新周期的开端。“中原逐鹿”时短、“定鼎一方”时长,这很中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