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大拍夹缝中求生存的四季精品拍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隆《仿倪瓒山水》拍卖现场   保利第16期精品拍卖会

编者按: 一件估价3万到5万的乾隆《仿倪瓒山水》经过200多伦的叫价,最终以2357.5万元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四季拍卖的纪录。这是几个月前发生在北京保利精品拍卖现场的一个片段。当下,艺术品拍卖市场两极分化的态势逐步明晰,买家对“高、精、尖”藏品过度关注。相对于针对藏家群体是中端艺术品市场的小拍,是不是就会丧失藏家资源呢?上述例子证明,四季小拍因其机动和灵活性也获得了部分的市场,并逐步的获得了藏家的认可,但是小拍因为其本身的某些特质,使得大众对其还存在误解。拍卖行四季拍卖的业务主管也直言,社会对于小拍的误解太大。那么,四季小拍究竟是如何在大拍越来越高价的夹缝中生存呢?

从保利、嘉德的拍卖设置看四季小拍和春秋拍卖的概念差异

保利、嘉德、荣宝、翰海四家大型拍卖公司除了春秋大拍领先之外,其四季拍卖(精品拍卖、中拍)亦领先于其他公司。但是这四家拍卖公司在对于四季拍卖的划分和经营上又各有不同,总原则是和春秋拍卖是分属两个部门。保利拍卖的小拍是以精品拍卖的形式来进行的,以期来计算,同时,春秋拍之前会有迎春拍卖和金秋拍卖会。从2005年到2012年3月为止,北京保利共举办精品拍卖17期,根据市场形势来制定灵活的精品拍卖计划;中国嘉德的四季小拍相对来讲是比较成系统,每年举办四场小拍,共举办了28期精品拍卖会;从保利和嘉德对小拍的设置和拍品的分配上,可以得知,小型拍卖会的拍品的数量是逐年增加,拍品的数量一般是春秋拍卖的三分之二,但是成交总额却远远低于春秋拍卖的总额,这是因为中型拍卖的拍品质量以及针对的客户群。和春秋大拍天价频出的局面相比,四季拍卖的最高纪录仅为2357.5万元。这是不是就是外界人士经常认为的小拍的概念就是拍小件的东西,小拍的质量不如大拍呢?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保利四季拍卖的负责人说,小拍与大拍只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不同。小拍主要是作为大拍在经营上的重要补充,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为精品拍,其客户群主要面对中小收藏家,因此其拍品也多集中于大拍有意无意中遗漏甚至忽视的对象上,包括大名头的小件及小名头的大件,有时甚至是大名头的大件。由于这种操作的结果,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小拍只是拍小东西的地方。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因果倒置的认识。

保利方面表示:“保利的大型拍卖和四季拍卖采取差异化定位的思路,大型拍卖坚持高端精品路线,四季拍卖则着力引导大众收藏。四季拍卖拍品与大拍层次上有明显区分,不以高成交额和高单价为目的,而是通过提供收藏价值与价格优势并举的各类艺术品,来迎合民间收藏的趣味,希望能吸引更多藏家和爱好者入场,培育市场、广结善缘。”

四季小拍要依托什么盈利?

数量、质量、关注度是四季小拍获得盈利的途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保利精品拍卖会拍品总数走势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制图:王林娇

拍品征集,每个拍卖行的业务人员都在为之奔波,但是,每年拍卖会预展时,大型的拍卖公司总会有五、六千件的标。就连四季拍卖,标的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数量取胜,是四季小拍的经营之道,四季小拍的征集标准相对来讲,没有春秋大拍的严格,记者采访了一些收藏家,他们在委托拍卖的时候,会倾向把价位低的拍品送到小拍。以北京保利的精品拍卖会的数量为例,其精品拍卖标的数量从2006年的2206件标的到2011年的17437件(年度精品拍卖的标的总计),在数量上如此大的增加,当然反映在成交额上也是成交额的翻倍涨,这也是四季小拍的负责人强调的数量取胜之道。

春秋大拍和四季小拍在标的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质量的差别,俗话讲一分价钱一分货,四季小拍的标的的成交价一般都在百万元之内,这和标的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从供货(委托方)和消费方(竞拍者)两个方面来讲,好的东西都希望能拍出高价,不可否认,委托方在委托时,会把比较好的藏品(没有瑕疵、没有残损以及传承有序)送至大拍,毕竟大拍的竞拍者才会花大手笔来竞争。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相对来讲比较中端和低端的藏品,则会选择中拍来出货。竞拍者自然不会在中拍中去竞拍质量不好的拍品,之所以到中拍的竞拍,无非就是抱着捡漏的心态。从上下游来讲,这其实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中拍的标的质量不好。其实,中拍本应是大拍的补充,但是,包括拍卖行的业务人员在内,在征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业绩以及维持和委托方的关系,常常会把在大拍征集中筛选下的拍品拿到中拍进行拍卖,这也是中拍标的质量相对比较低的原因所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拍卖行在雅昌首页的广告位置及内容安排

关注度则是指公司在经营中对四季小拍的投入度,包括广告费用的投入等。由于大拍天然地会吸引更多的目光,特别是大拍中的精品专场,比如保利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之夜、嘉德的书画大观夜场拍卖等,新闻媒体也是过度的去报道这些专场,反之,被大拍在客观上“压制”了的小拍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就必须有相当过硬的拍品质量和更多的广告投入。单从广告的投入上来讲,小拍广告上的投入甚至不及大拍的十分之一。因此,相对大拍而言,小拍的投入虽然无法相提并论,但其投入与收益的比例则相差悬殊。一个简单的广告投入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以雅昌艺术网的广告为例,从截图中可以看出,整张页面中共有七家拍卖公司的广告位,其中六家是春季拍卖的征集广告,春秋大拍前,是拍卖公司市场部争夺广告位置的黄金时期,页面广告上也是某某公司春季拍卖征集的广告,却鲜有小拍征集的广告字样,只有在淡季时期,广告页面上才会有其一席之地。

四季小拍的客户群比例

我们通常会把收藏家分为大藏家大买家、中小藏家及买家、入门藏家等三个级别。春秋大拍的明星拍品通常都是明星藏家参与竞拍的游戏,加一口就是加500-1000万,这些藏家或者收藏机构的购买力是远远超过中拍的承受能力的,他们的注意力是在春秋大拍的夜场拍卖会上,也常常是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人物。中小藏家及买家以及入门级别的藏家则是中拍最重要的购买力,尤其是处于中间级别的中小藏家及买家,占到中拍拍卖会的85%,在中拍中,大藏家和入门级藏家的比例分别是10%和5%。 中小藏家和买家,这部分人群是中拍拍卖的重点客户,在这里,买家占到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即是说投资者比较多,多数刚刚踏入艺术品投资圈的人士,也会把目光放在小拍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季拍卖中购买群体比例图(制图:王林娇)

记者采访了一位经常出现在中拍现场的藏家,这位藏家在中拍中购买的拍品主要价位在50万元之内,主要光顾的拍卖行也都是比较有保证的大型拍卖行,他说,在中拍中最重要的是眼力,自己也曾经在这里交了不少冤枉学费,但是中拍中也的确有不少可以捡漏的东西,这也是中拍的客户群的一个共有的捡漏心态,因为相比较古玩市场的捡漏,这里的东西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该藏家也坦言,在中拍中成交的拍品的倒手率也是很高的,一般是一年左右,甚至是今天到手,明天就已经找好了下家。因为这些东西在艺术价值上来讲并没有收藏保存的价值,且大幅度增值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他较多的是看重其经济价值。

夹缝中的小拍在经营中存在的困难

当记者问到四季小拍中存在的问题时,保利拍卖四季小拍的负责人这样总结道:首先是如何打造比较过硬的商业品牌和口碑;其次是必须面对与大拍争夺客户资源的困难;再次是必须想办法厘清客户对小拍的误解。

春秋大拍中的夜场拍卖已经成为了品牌效应,这里绝不亚于当红明星的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大拍卖行老板的身影,亦能找到顶级藏家的踪迹,各大媒体也是必至。而小拍则没有这样的商业品牌和口碑,冷清的拍卖现场和熙熙攘攘的夜场拍卖形成明显的对比。细数当下的四季拍卖,北京荣宝的书画精品拍卖是相对比较成品牌的拍卖会。保利和嘉德依托其春秋大拍的实力也取得了相当多的关注,但是这些对于提高小拍的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是小拍亟需解决的问题。

85%的中小藏家及买家是小拍的主要购买力,仅仅只有10%的大藏家会在中拍中购买,而这85%的客户一旦成熟,就会转至大拍这个圈子里去交易,中拍就有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就是为大拍培养客户,剩下的就只是刚入门的藏家,他们常常不会花费大量钱在艺术品行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才会增加自己的购买力。所以说,和大拍争夺客户资源,是小拍经营中的重中之重。

小拍中假东西比较多!小拍中只拍小东西!这是大多数藏家对小拍的认知,对此问题,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误解。但是对于拍卖行来讲,则需要快速的提高自己拍品质量,以及广告宣传度,想办法厘清客户对于小拍的误解。

后记: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拍卖公司的四季部门负责人透漏,鲜有媒体会关注四季拍卖,大家的目光都在春秋拍卖的夜场中,媒体应该增加对四季拍卖的曝光度,引导社会大众对四季拍卖的正确认识。他们也坦言,由于经费问题,四季拍卖不可能像大拍一样投入过多的精力,毕竟每家大型的拍卖公司每年都有四次精品拍卖,他们需要马不停蹄的去征集和准备,确实是工作量比较大。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