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芙奥2007秋拍当代艺术开先锋
王怀庆《金石为开》大气登场 严培明《中国的朱砂》记忆历史
经典云集: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林风眠、吴大羽、廖继春
拍卖新亮点:华人当代雕塑、韩国当代艺术
华人艺术拍卖市场潜藏惊人能量,连年不断改写艺术家个人或拍卖会的总成交金额纪录。除了大华人区域市场规模持续跨大,有更多的国际收藏族群亦看好这块市场,尤其是经典华人和中国当代艺术项目,更是奋起直追,趋近西方大师的行情水位。成军于1999年6月的罗芙奥拍卖公司(Ravenel),以专业、优质的咨询及服务,在国际拍卖市场建立良好风评。2007年初北京举办的“2006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活动,罗芙奥被推举为港澳台地区最具影响力拍卖公司之一。为了推荐更多优质的艺术品和更好的服务广大收藏族群,2007年4月罗芙奥在北京正式成立分公司,集团更名为“睿芙奥艺术集团”,未来会向亚洲艺术拍卖、西洋艺术中介、艺术基金、艺术保险等多重业务推进。旗下具权威的“罗芙奥”拍卖仍沿用原名不变。2007年罗芙奥春季拍卖单场成交值达1亿3千万港币,蝉联台湾拍场成交榜首地位。
罗芙奥拍卖集结台北、北京两地力量向国际与华人市场征集拍品,打造精致的华人拍卖专业平台,这次推出的“罗芙奥2007秋季拍卖”的规模比以往更大,金额更高。整场拍卖件数203件,预估价达到1亿3千万至1亿8千万港币,是台湾拍卖市场件数与金额最高的一场拍卖。在原来的“20与21世纪华人艺术”的主题之外,增加了“韩国当代艺术”,希望因市场需求,服务领域逐渐扩及亚洲其他当代艺术领域
“罗芙奥2007秋季拍卖”定于12月2日周日下午二时三十分起在台北富邦人寿大楼举行,拍品涵盖中国、台湾、海外华人以及韩国当代艺术家118位共计203件艺术作品。拍卖会预展将巡回四地,有台中由巨艺术中心(10月27日、28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11月11日、12日)、香港君悦酒店(11月23日至25日)、台北富邦人寿国际会议中心(11月30日、12月1日)。
重要拍品推荐及主题介绍
王怀庆《金石为开》三联幅、严培明《中国的朱砂No. 3》
罗芙奥2007秋拍估值最高的拍品,是王怀庆三联幅《金石为开》,预估价在1800万至2300万港币,它是目前拍卖市场出现过的尺幅最大的王怀庆油画,也是他最精彩的作品之一。《金石为开》作品完成于1998年,曾经登上王怀庆个展的封面,并且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千禧年“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选作王怀庆代表作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金石为开》是王怀庆少见以“黑”、“金”两色为主调的抽象画,有别于过往的黑、白两大元素,画家尝试以黑白之外的第三色入画。在早期作品曾采取部份金色,表述神圣永恒之意。在西方宗教文明里,金色曾经是绘画里的主要色彩。“黑”与“金”难以归类为色彩的颜色,但却分别代表着中外绘画史上最经典的用色。东方的黑与西方的金,分别代表两种特殊的文化意义,在王怀庆的《金石为开》作品中巧妙融合一体。
严培明的一系列成名肖像画中,毛泽东是最原初、最重要的探索题材,而《朱砂红的毛泽东》是尤其强劲的主题。朱砂红,是民族的色彩,历时数千年,曾是术士求长生不老的玄妙药材,既是药丹也具毒性。2001年严培明在柏林以“中国的朱砂:纪念毛泽东”展览命名,可见此主题的重大意义。严培明于1993年获得“罗马大奖”荣誉,进入罗马法兰西学院梅迪奇宫研习一年。这项奖项从十七世纪路易十四时代开始设立,曾获奖的画家有安格尔、普桑、戴维,以及音乐家德布西、白辽士等。本次拍卖的1995年创作的《中国的朱砂No.3》(预估价660万港币至990万港币),曾参加1998年罗马法兰西学院展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经典云集——四幅赵无极油画、八幅朱德群油画
罗芙奥2007秋拍一共征得国际大师赵无极四幅不同时期的精品画作:有两幅来自1960年代初期,为棕色调的《5.11.62》(预估价630万至990万港币)、黄色调的《19.7.63》(预估价840万至1100万港币);另外还有他为病重前妻美琴神伤感怀的1972年作品《11.1.72》(预估价250万至420万港币),以及向二十世纪大师马蒂斯致敬的《20.11.89》(预估价1000万至1290万港币),皆是赵无极各时期重要代表作。
《5.11.62》曾为多伦多市兰恩画廊(Laing Galleries)所拥有。兰恩画廊是加拿大执牛耳的艺术画廊,对战后抽象艺术卓有贡献。作品采取1960年代最典型的海景型横式构图,气势壮阔而生动。画面分割成平行的三部份,上下天地是近乎赭色、古铜色的空间,互为协调,一静一动;中间部份,是明亮的黄、绿色,光芒从画面的中心迸发涌现,黑色的线条穿梭其间,像是奔驰后拖曳的影子,虚实之间形成拉扯、推挤的动力。
赵无极1963年作品《19.7.63》,曾为纽约知名库兹画廊所有。该画作以飞快的笔锋攫取住观者的目光,充满挥毫的轨迹乃是源自中国书法的传统,此作结合书法之锋与绘画之味。另一幅作品《11.1.72》是画家在美琴病逝前两个月所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里蕴藏着画家私密的符码及情愫,精粹张力中散发一股凝练、神秘的诗意。荒寒苍茫的天际、粉紫色晕染,流露出温柔的特质。在油画《20.11.89》里,赵无极也曾进行马蒂斯的抽象空间探索。《20.11.89》相较于其他两幅《向马蒂斯致敬》,其用色更显得精简,中央的黑色显示巨大的宇宙空间,如马蒂斯曾提示的一扇黑色门扉。蓝绿色、紫色隐退到天地,单纯的墨黑将灰白色纵向划开,宛如中国山水的大写意,深不可测的山壑峡谷。从赵无极受马蒂斯启发的直幅构图里,发现中国书法文字的链接,以及阴阳虚实空间的调和。
朱德群有八幅重要时期代表作参拍,包括1979年《红色构图》(预估价56万至85万港币),澄黄光源自中心向外映照,红色大地里黑色书法性线条构成有力的形式,展示出画家激越的情感;1987-1988年的雪景系列《冬之自然》(预估价448万至660万港币),是该系列中少见的纵式构图,呈现较舒缓、优雅的雪景诗意;1988年《暗影光照II》(预估价231万至377万港币),有层次分明的笔触,节奏轻快;1989年宝蓝色系列《蓝影》(预估价224万至283万港币),是一幅色彩变化细腻的蓝色调直幅形制,给人深邃高远的感受,虽是抽象油画但贴近中国山水画里的壮游景象;1989年棕色调《光之旋回》(预估价141万至165万港币),展现画家大笔刷的功力,流畅富有音乐性;1992年作品《苏醒》(预估价193万至226万港币),色彩从暗处苏醒,千山迭障高大图像,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1995年《自然之再生》(预估价224万至283万港币)中清新的春色,表现大自然的生机无穷;1997年《香港No. 25》(预估价54万至61万港币)则是呼应香港回归中国的力作。
林风眠彩墨画名人收藏十二幅
此次秋拍推出由十二幅精品组成的“林风眠专场”,它们是来自港台文艺界文人与资深收藏家的多年珍藏。作品有丰富的图书出版记录,其中四幅于2003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绝色人家:林风眠绘画”展览中展出,分别为《对镜仕女》(1940年代)、《瓶花》(1950年代)、《鸟》(1977)、《静物》(1980年代初)。其中《静物》被已故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鉴赏为林风眠珍品并题跋赞美。
“林风眠专场”很荣幸再度得到香港三槐堂堂主的支持,割舍出六幅珍藏多年的佳作:上海时期《东坡赏竹图》(1950年代)、《盆花》(1960年代)及《秋林图》(1950-60年代)以及香港时期的《海边裸女图》(约1979年)、《芦荡飞雁图》、《秋林山居》(1980年代中期)等。每幅佳作都有丰富的图录出版记录,其中《海边裸女图》为林风眠女弟子金东方的旧藏,该作是专为金东方的著作《莫迪良尼》所绘,并刊登于该书的封面,此幅作品采用意大利裔巴黎画派大师莫迪葛里亚尼的裸女姿态,对比于莫氏裸女画的自由情欲展现;而林风眠的裸女画则表现含蓄的东方情怀。《秋林山居》是1992年香港艺术中心“林风眠作品展”的重点参展作品,这次展览是纪念林风眠逝世届满周年所办,《秋林山居》被选印于美术中心馆刊《艺讯》封面,预估价为318万至519万港币。
此次“林风眠专场”精心甄选的其他珍品:还有一幅色彩缤纷的《仕女》,属于1980年代香港时期精品,曾于台湾山艺术美术馆展出并出版,预估价132万至188万港币;另外一幅《花鸟》,是林风眠1989年来台举办回顾展时,为台湾艺术家友人所绘,以表情谊。
吴大羽、关良、吴冠中稀有珍品
本次拍卖征得一幅吴大羽的《花韵》油画,是画家晚期数十幅油画创作之一,整幅画采用经典蓝色调,大小色块配合线条律动,小笔触铺陈缤纷巧妙,抽象化的示意联想,抒发心中梦想,为吴大羽大师自信之作,《花韵》预估价为84万至118万港币。老画家关良有两幅画作参拍,一件为1950年代小油画《德国风景》,尺幅虽小但结构结实富有生趣;另一幅则是戏剧人物彩墨《吞丹图》,展现关良精湛的人物神态掌握。
今年秋拍征得三幅吴冠中画作,其中一幅是1975年的《山竹》,为画家友人吴桂平的旧藏,得自于吴冠中的馈赠,收藏近三十年。2006年夏天经吴冠中亲自鉴识,确认为文革时期所画,也侃侃而谈与吴桂平友好的过往。《山竹》在吴冠中的眼中异常珍贵,他说:“这是我的创作,而不是写生!”《山竹》预估价为377万至472万港币。吴冠中《江南春》,是吴老在1985年描写江南春色的代表作品。另一幅1997年《香港》写生,将香港栉次鳞比的现代高楼化成美丽线条,呈现吴冠中式的风景图画。
三幅廖继春经典水景画:《日月潭》、《野柳风景》、《威尼斯》
台湾前辈画家廖继春擅长色彩表现,秋拍中有三幅经典作品:1973年《威尼斯》(预估价354万至519万港币)、1972年《野柳风景》(预估价169万至193万台币)与1957年《日月潭》(预估价141万至165万港币)等。1957年早期油画《日月潭》,曾经在第十九届台阳美展展出、在2003年台北市立美术馆策划1950-2000年台湾美术大展“长流─五十年代台湾美术发展”单元展出,成为1950年代台湾美术发展的代表作之一。廖继春的《日月潭》可说是逸笔草草,采取粗略概括的野兽派风格,题材特殊少见。
1970年代初廖继春几度描写野柳海边的风景,每次都呈现不同的表达。1972年所完成的《野柳风景》,采深蓝色粗笔勾勒,将海天一色的景致以朴拙的方式呈现,一二人物漫步海滩,增加画面的生动气息。廖继春擅长描写山光水色,尤其是河、港的风景。1973年的《威尼斯》作品,廖继春诠释威尼斯并非着墨于外形追求或印象派拿手的微妙水光变化,而是透过色彩、笔触、线条、虚实交错之相互律动来重造心中对威尼斯的浪漫怀想。
中国当代艺术家周春芽、曾梵志、黄钢等精锐尽出
有六幅周春芽油画将于罗芙奥秋拍登场,包括1999年的《山石图—红石》(预估价259万至354万港币),2001年的《山水系列之五》(预估价94万至118万港币);绿狗的前身之作:1995年的《行走的黑根》(预估价75万至99万港币),2000年的《黑根在嬉戏》(预估价99万至127万港币);以及花卉系列有1994年的《瓶花》(预估价75万至113万港币)和2003年《百合花》(预估价37万至51万港币)。山石系列,将周春芽推上了最具中国风骨、最国际化的当代艺术之巅,他以新表现主义的技巧来重新诠释传统的中国山石与花卉题材。
曾梵志的2004年作品《西瓜》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含,剖开的红色果肉带有无言暴力与控诉的联想,延续了先前协和医院、面具系列等主题的诉求。西瓜的形象曾经出现在他的早期自画像或是《最后的晚餐》的题材里,是血肉的象征。在此,独立存在的《西瓜》,呈现张大十足的视觉感,彷若画家无言的独白。《西瓜》预估价68万至89万台币。
黄钢从1980年代接触西藏艺术之后,折服其浓厚的人文色彩及其政治地位,因此选用的材料经常与西藏或红色中国有关。《我的箱子》描写壮丽的雪山背景下,太阳与月亮同时出现在天际之间,彷佛飘浮在空中的古皮箱,象征家庭温情与岁月的流逝;《1966》是呼应文革起始的年份,红色人物则是1966年8月8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形象剪影,背景则是西藏经文刻版,红色毛泽东的鲜明形象与静谧的藏文形成强烈的对比。
华人当代雕塑 市场潜力无穷
此次罗芙奥秋拍当代雕塑阵容强大,共有朱铭五件太极系列作品,1982年创作的《单鞭下势》木雕,是朱铭早期之作,难得一见,预估价377万至519万港币;1991年《太极系列》近似单鞭下势的姿态,预估价217万至354万港币;还有1988年大铜雕《太极系列》,表现侧踢的动能,预估价129万至165万港币;1990年《太极系列—对招》铜雕,预估价21万至28万港币;1991年《太极拱门》铜雕,预估价28万至51万港币。
中国当代雕塑家的作品丰富,包括王克平的抽象化木雕《双翼》、向京写实描写的《拿烟的处女》、陈文令描写生命过程的《红色记忆》、李继开幽默诙谐的《盒子》、蒋朔铜雕《红卫兵系列—钱进有余》、任思鸿为奥运预作准备的《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庞永杰的一对《女人》、焦兴涛诉求消费文化的《黄箭》、任哲的新古典铜雕《马上英姿》,展现充满创造力的中国当代雕塑发展。
台湾当代雕塑家作品有:杨英风早期铜雕《鬼斧神工》、不锈钢《天地星缘》;今年入选威尼斯双年展雕塑家李真的《大士》、《飞行乐土》;杨茂林结合卡漫人物与民间宗教的《原子小菩萨》铜雕,呈现当代多元文化的交融变貌;彭光均的《听春》铜雕,呈现优雅的东方禅意;初陈勇的《中国娃娃系列—雍容华贵》作品,以陶瓷技艺传达现代图饰的女性形象,翁国珍陶瓷雕塑、陈义郎的木雕都是从传统出发,再赋予新意的尝试;及海外雕塑名家武德淳铁雕《站立的女人》等,探索结构与空间的关系,丰富的雕塑题材提供收藏家各种选择。
台湾当代艺术家成为市场新焦点;韩国当代艺术扩大收藏族群
受到整体市场的激励,台湾当代艺术家作品也成为市场的焦点之一。邱亚才、连建兴、侯俊明、詹金水、黄楫、黄铭哲、黄致阳、郑在东、庞均、郭维国等,他们多数有丰富的国际展览经验,在艺坛创作建立自我的风格,最近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特别值得推荐的有:黄楫完成于1982-85年间的《殖民地的断层—颓废的美神》堪称是画家的重要代表作,还有侯俊明的1997年《分身术》大型雕刻图画,代表台湾当代艺术家的能量。
罗芙奥2007秋拍的特点之一,是加入五件韩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希望逐渐纳入亚洲其他区域艺术,这些韩国艺术家都有颇高的知名度,作品如权奇秀的《灰森林》,预估价8.5万至14万港币,画中有他所创造的Donguri知名卡漫人物,超现代的元素与古老传统梅、竹题材有趣地结合;弘京泽以无数图书排列组成《图书馆》四联作,个人风格强烈;人称水滴画家的金昌烈,一幅东方文化浓厚的2003年《水中字》参与拍卖,预估价为37万至59万港币;各界赞誉会被写入韩国美术史的李锭雄,他的经典作品《毛笔》也在拍卖中,预估价37万至51万港币;李容德的虚体雕塑《凝视》,突破旧有雕塑的限制,以凹入的雕塑呈现凸起的立体感,十分创新的美感,也呼应东方阴阳虚实的哲理,预估价68万至89万港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