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兴起微博打假
近日画家张晓刚在微博指认秋拍其名下作品《小女孩》为伪作,引发业界震动。艺术品拍卖越红火,赝品也越来越多。通过微博进行艺术品打假,能否净化拍卖市场上的环境,如仅仅为了打口水仗,那意义并不是很大。
自从张晓刚在其官方微博上认定某拍卖行秋拍中的一件署名为“张晓刚”的《小女孩》为伪作之后,微博打假成为今年艺术品秋拍的一大亮点。近日,著名华裔艺术家、建筑及艺术评论家、自由撰稿人方振宁又在微博上对于一幅林风眠的作品提出了质疑。
艺术品拍卖越红火,赝品也越来越多。在各执一词的鉴定过程中,除了那些铁证如山的造假作品,究竟还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赝品,借“保卖不保真”行规横行?通过微博进行艺术品打假,能否净化拍卖市场上的环境?
张晓刚微博打假
今年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举行之前,市场上的赝品问题就已经风雨欲来。在“徐悲鸿习作”被指为赝品之前,“金缕玉衣”骗贷问题之后,10月18日,有人将一幅名为《小女孩》(布面油彩,91cm×73cm,作于2000年)的作品贴上微博,称其为赝品。结果张晓刚当天就在微博上作了这样的评论:“一看就是一件很拙劣的赝品,画得真烂,也好意思来混拍。”(图1为张晓刚的微博截屏)拍卖行得到信息后,第一反应就是与张晓刚联系,确认了作品是伪作,并向他道歉,表示绝不会将该作品上拍。
耐人寻味的是,此前某权威艺术网站显示,《小女孩》曾在今年春拍中以180万元在另一家拍卖公司成交。记录价格的网页在《小女孩》作伪的消息爆出后已被删除。被点名的春拍公司也否认拍出过《小女孩》,声称该画当时流拍,由委托人领回去了。
在鉴定过程中,不可靠的人证、物证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番《小女孩》由画家本人一锤定音,固然给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对于那些过世画家的画作,鉴定往往成为一桩悬案。
“林风眠”激起千层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10日,方振宁通过其认证微博,“炮轰”某拍卖行秋拍中的一件林风眠仕女图:“假的太不靠谱了,虽说拍卖行没有鉴定真伪的义务,但难道连这么低劣的林风眠的仕女画都看不出来吗?看签名和仕女的造型都不对,背景是乱涂,简历造假造的不错,都是来自造假老窝。”(图2为引发争议的林风眠作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这家拍卖行的老总发起回击,拿出了这张林风眠作品著录以及拍卖的资料,就连微博上的许多艺术品专业机构也纷纷进行了分析,像顶层杂志的官方微博就表示:“口说无凭,是否自信过头?方先生还是要拿出证据,自己认定的‘常识’,他人未必认可,当年张伯驹就认为谢稚柳做鉴定‘毛病是把真的说成假的’”。
著名的艺术品市场评论人士“阿特姐姐”也力挺拍卖行,表示“权威出版,绝真!顶一下!”,同时“阿特姐姐”在另外一篇微博上也表示,“据坊间传有侨居美国×先生代笔林风眠,近日更猛探各拍行,望买家小心,学术呀!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累呀!闹呀!”
打假关键在于辨真
从目前发生在微博上的打假事件来看,拍卖行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显示出对净化艺术市场的重视。反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些人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打假时,拍卖行往往置之不理,这无疑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业内人士表示,“保卖不保真”,与市场缺少一个中立的权威的鉴定机关有关。专家、家属、徒弟出于各种考虑指鹿为马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也让鉴定举步维艰。如何避免上当受骗,除了多方求证,最后只有靠买家自己做决断。买卖双方,买方可以找人鉴定说是假的,卖方同样可以找人说是真的,而且两方找的全是业界“权威”,法院根本无法确认到底该信谁。
打假的关键在于辨真。古代和近代作品大量伪作传世,这是无奈的现实,但是当代作品完全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就像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所说的:“真的假的倒还其次,重要的是扎个茬儿吆喝一声,引众人哄哄,才好舒缓一下。一些人与其花钱装懂艺术,不如通过‘批判艺术’来装一把。假的东西有,但这种人也真的有。”一些市场人士确实可以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观点并形成对市场上有争议的拍品进行争议,但如果仅仅为了打口仗,而不是秉着让市场了解真品与赝品之间区别的话,那意义并不是很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