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辰十周年秋拍 坚持学术主导 充满人文气息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尉露)北京华辰2011年秋拍将于11月8日至13日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举行预展及拍卖会。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影像四大传统项目加大规模并保持着一贯的严谨清新风格,而新推出的苏绣艺术精品和古籍善本专场则引人注目。今年秋季正值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素以平实稳健称道的华辰,其十周年庆典拍卖也保持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注重拍品人文信息的整理和学术价值的发掘。
中国书画——洋溢人文气息 纷呈七个专场
中国书画部分共分七个专场,这些专场虽无惊人巨制但却意趣盎然,生动地体现出收藏的意蕴,引人入胜。齐白石、张大千、赵之谦、郑板桥、吴昌硕、李可染、陆俨少、任伯年、林风眠、弘一、启功等古今书画名家名作都有收录其中。

其间齐白石的《英雄梅石图》堪称巨制。(Lot480:齐白石《英雄梅石图》)画面中雄鹰造型简练精准,柱石巍然挺立,但最为难得之处在于画作中鹰石以梅花相配。这在齐白石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画作意取雄鹰之高远,寒梅之傲骨,顽石之坚毅,白石老人将三者完美绘于纸上,是他晚年的重要精品力作。清代著名书画、金石大家赵之谦最赋盛名的巨幅花卉《富贵眉寿》也现身华辰十周年秋拍。

此作品宽136厘米长256厘米,画面中设色浓丽且不落伧俗,下方大块巨石纯以墨染,使画面沉稳古朴;构图看似纷乱,但却巧妙运用牡丹与高挑梅枝相互平衡,篆书所题“富贵眉寿”将这件宏幅巨作完美收官。这件难得一见的佳作几乎在所有关于赵之谦的出版物中都有著录,无疑代表了其花卉题材创作的最高水准。
在迎来明年启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华辰隆重推出了“启功书画”的专场拍卖,其中拍品大多来自启先生生前故交,读来既是艺术享受,也是人文动态的回味。华辰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打造一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启功精品拍卖平台,为关注启功先生的藏家提供高端又难得的精彩佳作。


佛教题材书画专场以弘一法师朱笔“慈悲”二字为题,极富意蕴。另一件弘一所书经句“南无阿弥陀佛”,上题“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宏法之愿溢于纸上,令人回味。(Lot284:弘一《慈悲》Lot282:弘一《南无阿弥陀佛》)

中国书法专场则以西汉书论家扬雄的“书为心画”之意为题,颇有古意新发之趣。此专场遴选出从中国古代至近现代重要书家的诸多精彩作品。其中明代书法大家宋曹的《行书七言诗》约15平尺,煌煌巨制,气势磅礴,并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实属难得的尚品佳作。(Lot30:宋曹《行书七言诗》)
竹韵轩藏中国书画及古美术文献专场以吴昌硕、齐白石等书画大家为主导,聚集名家笔墨精妙,规模精巧而意趣横生。

宝温阁藏书画专场中的全部作品都是几位画界前辈旧藏,虽多为案头小品,但难得传承有序,来历清晰。其中黄胄的《芒市街头的德昂人》曾多次收录与出版在黄胄的作品集中。(Lot312:黄胄《芒市街头的德昂人》)
瓷器玉器工艺品——征求精品 传承文化
华辰从海外市场征集到了一批传承有序、品相出众的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官窑瓷器。曾于1992年11月在纽约苏富比参拍的“清雍正 青花福寿三多纹抱月瓶”主体绘青花折枝花果,佛手谐音为福,桃子多寿,石榴寓意多子,合称福寿三多。此器寓意喜庆,造型标准,是典型的清雍正仿宣德佳作。

另外清乾隆 唐英款墨彩云龙九现四方笔筒,造型小巧别致,釉色肥厚莹润,是典型的唐窑珍品。

十九世纪 瑞士乌利文制铜鎏金珐琅瓷胎三件套钟是瑞士著名珠宝钟表制作大师乌利文在十九世纪中叶制作的代表作之一,这套嘶鸣钟画片与瓷胎工艺甚为精细,造型华丽。故宫中虽有类似座钟,但三件式的完整套钟实属少见。

清代乾隆盛世所烧制的仿汝釉瓷器,一直是皇家的至尊珍宝,为历代帝王所重视与喜爱,并非一般官窑所能媲美,此次上拍的一对清乾隆仿汝釉出戟花觚通体釉色雅致清亮,天青色的釉面有细碎黄褐色开片,颇有宋代汝窑鱼子纹开片之风格。并且此件拍品原为英国著名古董商Merchant旧藏,曾著录在《清代单色釉和珐琅彩瓷》上,并于2005年参拍香港苏富比拍卖。是一件传承有序,来源可靠的稀世珍品。

明万历素三彩大日如来坐像以黄绿紫三色为主要釉色,釉面亮清肥腴,胎细纯洁。雕塑端庄肃穆精美。台基之上有篆书题款“万历庚戌作”。此件造像品相完好,存世稀有,是难得的收藏珍品。


大红袍对章高11.6厘米,形体瘦长,通体光素无纹,棱角分明,打磨光滑。鸡血呈条带状,形似云蒸雾绕,鲜红艳丽,晶莹通灵。曾著录于《中国印四大名石——昌化鸡血石》及《中国国石——候选石精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佳品。(Lot1100:大红袍对章)砚台精品拍卖已成为华辰的一个特色项目。今秋继续推出日本回流砚台专场。128方砚台品质又有提高,定会给爱砚者提供极佳的购藏机会。
中国油画及雕塑——学术主导 品质上乘
中国油画及雕塑这次秋季拍卖厚积薄发,以“专业”、“学术”的眼光遴选出一批来源清晰、质量上乘的经典画作,为广大藏家奉上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本次参拍的100余件拍品中不仅汇集了陈抱一、关紫兰、涂克、李咏森、林达川、吴作人等早期大师经典之作;萧淑芳、邓邦镇、王文彬等主题创作题材的作品也会一一为大家呈现;当代艺术部分,刘小东、王广义、周春芽、何多苓、毛旭辉、季大纯、孙良等当代名家作品亦是精彩之极;(Lot1793:周春芽 致春天)中国写实画派代表艺术家忻东旺、刘孔喜、郭润文、庞茂琨等皆有代表性作品呈现;此外华辰秋季拍卖隆重推出青年艺术家板块,其中囊括了李继开、王光乐、屠洪涛等目前市场比较活跃的年轻艺术家作品,以期广大藏家瞩目。中国早期油画史上,关良在油画民族性的探索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海乍浦路桥》由关紫兰家属提供,是关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写生风景作品。画中能见其下笔迅疾而主观性很强,笔触明显,画面不纠缠于细枝末节,寥寥数笔,而总体效果已经跃然纸上。关良的油画重神似、有意境,画风既泼辣写意又淡定沉稳,具有浓厚的中国画神韵,《上海乍浦路桥》是关良艺术成就的典型代表。(Lot1721:关良 上海乍浦路桥)四件一组的吴大羽的蜡笔小品《无题》得自著名艺术家沈柔坚家属。吴大羽是中国第一代抽象表现绘画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这件作品为纸本作品,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尺寸虽小,但格局却气象万千,他将西方艺术中的色彩表达力量,架构之严谨和张力揉在画里,并把中国传统的敏感笔触运用于画中,恣意挥洒,随心所欲,达到了极高明的艺术境界。
苏绣艺术精品——华辰对市场建设的又一次尝试
华辰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今秋与苏州刺绣研究所联合推出苏绣艺术精品专场拍卖。这是华辰继五年前创设影像拍卖后,为蓬勃发展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增添的又一个新门类。

素称“中华第一绣”的苏绣,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凝聚了苏绣艺术的核心和精华,自1957年成立以来,是当代苏绣艺苑中的领军者。华辰此次联手苏州刺绣研究所首次推出苏绣艺术精品专场拍卖,均为苏州刺绣研究所首次问世的精品佳作。其中《兰竹图》根据石涛、王原祁合作的“兰竹图”制作,石涛画竹,王原祁画坡石。工艺美术师诸葛林妹,擅长风景、花鸟绣,尤以细绣与乱针绣相结合技法进行创作最为擅长。三十多年的刺绣经验形成了她运针多变,用色灵活的创造风格。以乱针、施套针、虚实针等特有的苏绣针法,用几十种不同色级丝线,精细制作,精确地表现出竹枝、竹叶在阵风中摇曳飘逸的动态和神韵。(Lot854:苏绣 兰竹图)
华辰影像——梳理史料 坚守市场
在华辰拍卖走过十周年大庆之时,华辰影像拍卖也已五年。在过去的五年里,华辰影像梳理了100多位中国摄影史上重要摄影家及其代表作品,发掘出一批被中国摄影史所“遗漏”的摄影大家及中国历史和摄影史上著名的原版老照片,并建立了十九世纪原版老照片、纪实类影像、当代影像、立体照片,CDV名片照、照相馆、大合影、底片和摄影古籍善本等收藏脉络,初步提供了不同类别作品的市场参考价格。2011年华辰影像秋拍延续了华辰影像建立起来的收藏脉络。其中最珍贵的当属一批出自民国著名女星周璇的原版老照片。在1900多张照片中不仅包括有周璇一生主要的肖像原版老照片,还有疑似孤本的两本电影公司为周璇制作的电影剧照纪念册,阮玲玉、胡蝶、徐来等名伶赠送给周璇的签名照,这批十分难得的藏品,不仅是这位传奇影后一生最重要的影像纪录,而且是研究中国电影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出自十九世纪名家之手的蛋白照片作为紧缺资源,一直是收藏市场的关注点。本次拍卖中,有一批出自威廉-桑德斯(Williams Saunders)、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威廉-佛洛依德(WilliamsPryor Floyd)、施德之(Sze Yuen Ming)和阿芳等名家的名作,其中上海耀华照相馆创办人施德之的作品是首次出现在华辰影像拍卖会现场;此外,原版蛋白照片相册《上海景观》集(44张)是由威廉-桑德斯等名家拍摄,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也是最为完整的纪录上海风景与建筑的原版蛋白照片摄影相册。
(Lot1417:威廉-桑德斯等 上海景观)本次拍品中不乏中外摄影史上重要人物的作品:中国名家有郎静山、张印泉、卢施福、吴中行、徐肖冰、候波、翁乃强等;国外名家包括安塞尔-亚当斯等。
古籍善本——文化史料 价值斐然
近年来,古籍善本由于其自身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备受市场青睐,古籍善本的收藏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如今,不仅元明清时期的版本得到藏家的认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献和书刊也都被归于其中。今年又时逢辛亥百年,华辰在古籍善本专场中也推出了一套极为珍贵的《新青年》杂志,共八册。这是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陈独秀、钱玄同、胡适、李大钊、鲁迅等都曾任编辑。此次拍品为精装,品相极佳,存创刊一卷至七卷全,极为难得。另一件清代谭嗣同先生遗稿收诗词四十八首,朱笔圈点批校从头至尾,字迹完全符合谭嗣同的风格,书中内容多为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唱和之作,以及感怀时势之艰等作品。(Lot1845:谭嗣同遗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