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等行为图片现身慈善拍卖预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垂钓》系列之三:法国新凯旋门)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张摄影作品,拍卖参考价是1.6万元。连日来,和诸多名画同时现身抗洪赈灾慈善拍卖预展的《垂钓》、《寻人启事》等行为图片,引发广泛关注:行为艺术也可以卖?

据悉,在大型拍卖会中拍卖记录行为作品实施过程的行为图片,在重庆还是第一次。昨日,记者采访了四川美院的艺术家辜曦、郝朗,以及天津行为艺术家高尚,他们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为图片等行为艺术的载体会卖得更好。

行为图片吸引眼球

在预展现场501艺术馆内,艺术家刘浪的《垂钓 No.3》、王庆松的《我能和您合作吗》,以及朱发东的《寻人启事》等行为摄影图片吸引了众多观众,“没想到,行为艺术也可以拿来拍卖!”

今年3月,刘浪飞到巴黎,在凯旋门、卢浮宫、艾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地实施了名为“垂钓”的行为艺术:正襟危坐、手执鱼竿,在异国闹市中“垂钓”。《垂钓 No.3》正是对这一行为过程的真实摄影记录,拍卖参考价格为1.6万元。

有评论家认为,刘浪的行为艺术——“钓”是一种平静的等待,表达了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一种感悟。

行为艺术挣不了钱

“行为艺术主要有行为图片和影像两种再现方式。”辜曦说,这些作品并不是作为纯粹的影像艺术作品,而是作为行为艺术的载体,因此也具有相应的艺术价值,它的销售实际上是行为艺术家价值的体现。

关于现状,辜曦介绍,“国内很多行为艺术家非常辛苦。他们之所以辛苦,是因为他们也要吃饭,但由于行为作品的销售还远远没有被人接受等原因,绝大多数人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挣钱。”

刚刚在北京进行了题为“身体·环境·生活”行为艺术表演的艺术家高尚也对记者表示,“搞这个(行为艺术)不管饭,只是因为喜欢才坚持。”

可以成为艺术主流

“行为图片的出售一般采取艺术家签名、限量发行的方式。”郝朗表示,在国内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顺利出售自己的行为作品的还少,但国外就比较多了——有些甚至可以卖到上百万美元。他很乐观地相信,不久以后行为作品可以和油画等架上作品一样成为中国艺术的主流,到时行为图片和影像肯定会有自己的市场。

辜曦也认为,随着民众对各种艺术形式鉴赏力的提升,行为作品的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扩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思想和观念都指望着“具有轰动性”的行为艺术来表达。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