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再度受宠 禹王治水图拍出920万元高价(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学文瓷板青花《不染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赖如森5尺6四条屏瓷板青花《梅兰竹菊》售价12.8万元

一套景德镇四屏的瓷板画,前几天在广州周门北路彩虹会刚挂出来,就被人以3万元买走。作为陶瓷收藏品中的高端品,瓷板画的价值随着近年来瓷器价值的升温出现几级跳,在5月底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珠山八友”王大凡的一幅《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画,就拍出了920万元的高价。

南方潮湿瓷板画比书画易保管

历史上,瓷板画的艺术地位几度起落,清末民国瓷器大热时,“珠山八友”瓷板画的市价甚至堪比清末官窑。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瓷板画更是盛极一时,很多西关商贾热衷向瓷板制作名家定制,用作自家厅堂的装饰,比如座椅、床具的镶嵌美化、屏风、插屏、挂屏的摆设等,当时瓷板制作名家的价格甚至高于同时代书画名家作品的价格。即使是同一名家制作,比如王琦的瓷板画就比他画的瓶、盘等瓷器器皿要贵。

但后来随着其他轻便艺术品的出现,瓷板画一度被冷落,“因为很多广东人不喜欢在家里墙上打洞”。据彩虹会的市场负责人介绍,“后来随着家居装饰手段的提高以及南方天气潮湿带来的书画保管难题,近年来瓷板画又重新被市场所接受。”

以彩虹会正在展出的景德镇名家作品展为例,有一套5尺6的呈屏瓷板画,标价12.8万元,被很多买家看中。

高手支招

当代陶瓷艺术品三个收藏方向

在5月底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珠山八友”瓷板画拍出高价让不少广东藏家心里直乐,因为他们都自称藏有“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但广东一些鉴定专家表示,民间收藏的很多“珠山八友”瓷板画,其实都是赝品,当中又以临摹刘雨岑的居多。

事实上,近年来古瓷不仅高仿多,投资门槛也越来越高,动辄十多万元。那么普通藏家如何在瓷杂收藏中分一杯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委张学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藏当代陶瓷艺术品,只要懂得行情、懂得鉴赏、懂得收藏途径、懂得与艺术家深交朋友,那么投资风险、花费相对都小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艺家作品的升值空间也会加大。”

“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已故的著名老艺人、老艺术家的作品,如‘珠山八友’,他们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名望,作品市场认可度高,投资、收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升值空间较大、风险较小;二是艺术家处于成熟期的作品,收藏家可以将该位艺术家初期、中期和晚期的作品作一个分期收藏;三是那些尚没有名气,但作品想法独特,技巧丰富,具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家作品,这样就能花很少的钱,获取最大的利益回报。”

近年部分瓷板画拍卖成交价格表

名称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王大凡《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 9200000 中国嘉德 2011-05-25

王锡良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 7820000 上海崇源 2009-10-20

张松茂粉彩《和靖咏梅》瓷板 4945000 北京匡时 2011-06-07

张松茂粉彩《黄山温泉》大瓷板 4830000 北京保利 2011-06-05

张松茂粉彩《三顾茅庐》雪景瓷板 4370000 长风拍卖 2011-06-21

王琦粉彩渔樵耕读瓷板 (一套) 4025000 北京保利 2011-06-05

王锡良粉彩《雀屏中选》瓷板 3910000 北京匡时 2011-06-07

张松茂《革命胜地井冈山》瓷板 3680000 北京匡时 2011-06-07

珠山八友

随着清朝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珠山八友”成员从事瓷画创作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许悦、卢启文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