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新闻发布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新闻发布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化部文化司副司长诸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持人胡伟

导读: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将震撼登陆中国美术馆,开幕式后将正式向公众开放,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亲临参观!

中国文物网6月27日报道:今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召开了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本次展览作出了详细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相关领导对记者提问依依做出回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现场提问

本次展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馆长范迪安在会上说:“当他刚刚看见布展后展览大厅的时候也十分的震撼,馆内展览背景全部选用红色基底,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感,近300件作品构成了展览恢宏壮观的面貌,展出的作品以中国美术馆馆藏为主,兼及部分重要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的藏品,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年画等,均为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其中大量作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特别是新中国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展览突出展示出了中国美术在重大主题创作上的学术特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红的地毯铺设到展厅中间

展览详细内容:

一,恢宏壮观的党史画卷,经典荟萃的艺术赞礼

大红的地毯铺设到展厅中间,中国美术馆一楼全部展厅墙面粉刷一新。近300件作品构成了展览恢宏壮观的面貌,一股热腾腾的艺术气象扑面而来。展出的作品以中国美术馆馆藏为主,兼及部分重要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的藏品,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年画等,均为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其中大量作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特别是新中国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这次展览呈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史诗般的丹青画卷展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二是荟萃名家名作展示出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中国美术创作的时代精神;三是以鲜明的主题性和极高的艺术性展示出中国美术在重大主题创作上的学术特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至今的90年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内容极为丰富的历史。这次展览在策划上重在突出美术作品对党的历程的反映和表现,以历程的展开为主线。整个展览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设不同篇章,形成总主题引领和不同篇章展开的结构。第一部分是“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21—1949)”,设“开天辟地”、“星火燎原”、“中流砥柱”、“全国解放”四个篇章;第二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设“开国奠基”、“探索前进”两个篇章;第三部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1)”,设“新的起点”、“辉煌成就”两个篇章。这样的结构在大型美术展览中实现了“历时叙述”的展览语言,使整个展览形成观赏的流线,使观众沿着党的足迹,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有力地激发起观众对党的丰功伟绩的崇高敬意,获得艺术的在场与亲历的感受。与此同时,名家荟萃、精品纷呈是这个展览艺术分量与学术分量的保证。在艺术上,经典总是永远有魅力的,经典在审美中最能产生直观的感染力,人民群众也特别期待在美术展览中欣赏到经典,获得与经典会心、感受名家艺术精湛手笔的体验。这次展览就让观众感受到几代中国艺术家书写的主旋律美术创作的魅力,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有罗工柳的油画《前仆后继》,何孔德、高泉、纪晓秋、陈玉先合作的油画《秋收起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胡一川的油画《前夜》,靳尚谊的油画《瞿秋白》,沈尧伊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沈嘉蔚的油画《红星照耀中国》,唐一禾的油画《七七的号角》,彦涵的版画《彭德怀将军在前线》,蔡亮的油画《延安火炬》,王朝闻的雕塑《刘胡兰》,侯一民的油画《青年地下工作者》,闻立鹏的油画《红烛颂》,肖锋、宋韧合作的油画《拂晓》,孙滋溪的油画《天安门前》,何孔德的油画《出击之前》,林岗的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董希文的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李琦的中国画《主席走遍全国》,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刘大为的中国画《晚风》等等,不一胜举。这些作品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上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堪称中国美术的“红色经典”,这次汇集于庆祝党的90华诞之际,更加彰显了它们的学术定位,让观众获得集中欣赏的机会。此外,展览中还有一部分以往较少展出但非常切合这次展览主题的作品,例如徐悲鸿1949年创作的中国画《在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张仃1949年创作的宣传画《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蒋兆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中国画《毛主席与戏曲名家》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会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接受媒体联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产生的一大批作品,有许多就是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它们也被选入这个展览,并且以恢宏浩大的尺幅体现了美术的时代发展,其中如胡伟的综合材料绘画《陈独秀与<新青年>》,何红舟、黄发祥的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赵建成的中国画《国共合作——1924&S226;广州》,王明明、蔡玉水合作的中国画《刑场上的婚礼》,刘大为、苗再新合作的中国画《会师井冈——井冈山革命斗争》,毕建勋的中国画《东方红——杨家岭1945》,反映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的数幅油画作品,唐勇力的中国画《新中国的诞生》,陈坚的油画《共和国的将帅们》,丁一林的油画《科学的春天》等。在这个展览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党所领导的新的伟大事业的作品也占有充足的份量,从农村改革、特区建设、城乡新貌到抗洪、抗“非典”、抗震救灾,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到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航天事业,新的主题、新的视角、新的感受展开了色彩斑斓的当代中国气象,以新的语言形式为党的历史作出了多彩的当代叙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生动传神的形象塑造,美术创作的时代旋律

当美术史上的经典和当代美术创作的力作并置在一起,构成一部反映党的光辉历程的视觉史诗时,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文化特征也醒目地彰显出来,那就是关注现实、反映社会发展、表现时代精神的主流意识和主体品质。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创立、壮大、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使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创世纪建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励精图治,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业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源泉。中国美术界老中青几代艺术家在党的历史这一题材上一向拥有创作的激情,涌发表现的冲动,他们从党的历史中看到了理想与信仰的价值,看到了党的事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相叠印的丰富图景,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忘我奋斗的高尚气节与奉献精神……这些感受和感动化为美术造型的丹青笔墨,就有了再现党史场景的鸿篇巨制,有了反映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抒情华章,有了深入刻画共产党人思想境界和精神品格的大量肖像作品。这个展览中的许多作者,就是党员艺术家,他们把为党、为人民创造精品力作视为履行党员职责的最佳方式。可以说,在为党的历史写照、为共产党人和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范造像的作品中,脱颖出20世纪沿至新世纪中国美术创作的文化新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品

通过这个展览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党的文艺方针所指引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重视用文艺作品宣传党的纲领和方针,发挥文艺鼓舞人民、激励人民的作用。在大革命、井冈山斗争、红色苏区、万里长征等历史时期,“革命画”就成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革命文艺开辟了中国文艺创作新的航程;在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指引下,中国美术更加宽阔地表现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这个展览中,那些伴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创作出来的作品,特别是从延安时代发展起来的革命版画,既表现了崭新的思想内容,又透露出鲜明的民族形式,其艺术语言就足以把人们带入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开始组织的革命历史画创作,为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油画带来了发展契机,使中国油画进入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时期,并且积累了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方法和经验,其中深厚的思想内涵与朴素真挚的艺术语言,在今天仍然散发出浓郁的精神光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在风格语言上广泛吸收世界美术的优长,更加自觉地传承自身的传统精华,形成了多样化的语言追求,为主旋律美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览时间: 2011.06.27至 2011.07.18

主办单位: 文化部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徐悲鸿纪念馆、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

宁波美术馆、深圳美术馆

展览场地: 1-9号展厅

开幕式时间:2011.06.27下午3:00

责任编辑:yu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