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水可鉴扇面好坏 扇面收藏越来越关注细节

在2007年北京永乐行春拍会上,“北美洲私人收藏扇面精品”专场拍卖会上,齐白石《松寿吉祥》以95.2万元的成交价再次刷新了中国内地扇面拍卖的最高价。随着扇面收藏的深入人心,民间收藏者越来越关注收藏细节,扇面材质价值被大幅度提升。

《松寿吉祥》天价成交

扇面收藏历来推崇名家名作,在成扇价值中占到了60%以上的比例,5月末,《松寿吉祥》创下拍卖高价,刚好符合这个规律。齐白石的这副扇面为其晚年赋闲在家时所作。从材料的角度而言,该扇面所用纸张是高纯度桑蚕丝缎面合成纸张;特殊用材使得整个画面给人以清新凉爽之感,虽事隔60多年,依旧完好如初。

结合2006年几场成扇拍卖专场拍卖情况来看,扇面材料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逐渐成为了与扇骨价值旗鼓相当的成扇价值的衡量标准。八成以上的收藏性扇面都是由宣纸制作,其余的则多由牛皮纸、漆纸、仿古宣纸、丝绸、棉布制作,也有少数直接用扇骨制作材料——象牙、牛角、紫檀、楠木等珍贵材料制作。

其中,象牙材料最为尊贵,象牙制作的名家成扇,近期拍卖市场价格多在35万元~50万元之间,非名家名作的市场价也高达8万元以上;其次,则是紫檀木与丝绸制作的扇面,普通成扇市场价格多在1000元~5000元之间。而民间收藏家近年来也有追捧牛皮纸、仿古宣纸制作的扇面,其价格增长最快,从两年前的十几元,大幅度增加到了而今的几百元。

民间收藏,立足平易,可从识别宣纸制作的扇面入手。未制作成扇的扇面一般会预留出边缘空白供人剪裁,收藏者只要手指沾水轻点宣纸空白处就可了解到宣纸的好坏,水分缓慢扩散至直径为1~2厘米范围内的宣纸为上品,不扩散或迅速扩散至大范围的宣纸均为下品。对于制作成型的成扇,收藏者可以轻抚其扇面,感觉柔软熨帖、与装裱纸张丝丝入扣者为上品,而松散疏离、手感粗涩的则为下品。

纸张过厚色彩难扩散

同时,纸张厚薄影响到扇面的着色与保存,一般认为,厚度在0.17毫米到0.23毫米之间的厚薄适中的宣纸是做作扇面的最好材料,如果过厚,色彩难扩散,太过薄,又弹指即破,既不实用也难以保存。

普通收藏者既可用仪器测量纸张厚度,也可以用简单方法:将扇面宣纸对准白炽灯,将手掌放到扇面后,如果透过扇面可以看清手掌边缘但无法看清掌心生命线的宣纸正好符合要求,如果连手心生命线都能看得到,此宣纸过薄,如果看不到手掌边缘,只看到影子,则过厚。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