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雕刻:昔日“宠儿” 今日“黑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场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代珊瑚雕人物摆件,以57.2万元的价格成交,无疑成为了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珊瑚雕刻。

珊瑚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奇珍异宝之一。有关资料记载,珊瑚要过20年仅长一寸,300年方可增加一公斤。红珊瑚又是珊瑚中的上品,民间很少见到,而以红珊瑚为材料雕刻的艺术品就更罕见了。因此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珊瑚雕件的大小往往是决定其价格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在2000年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大型的清代珊瑚雕夔凤摆件,成交价就超过了37万元,而小型的珊瑚吊坠,拍卖成交价格也就在一两千元。

珊瑚的大小固然是评价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标准,但是雕工的影响更大:人物雕件看面部是否端正、表情是否慈祥,五官是否合理。文章一开始介绍的清代珊瑚雕人物摆件,共雕七个人物,面部雕刻皆细致入微,双眸含笑,鼻翼丰满,唇线分明,神态怡然;动物雕像看躯干和四肢比例是否恰当,形态是否自然;花卉雕像看线条是否流畅,布局是否合理。在2006年上海的一场春拍上,曾经推出过晚清时期的珊瑚雕孔雀花鸟摆件,以色泽上等的红珊瑚雕琢而成,料大而色泽鲜艳,雕琢工艺精湛,成交价为38500元。

近年来,之所以珊瑚雕刻鲜有高价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上使用其他材质冒充珊瑚的现象非常普遍,如粗劣的染色大理岩、粉红色玻璃、粉色塑料,还有的就是人造材料合成珊瑚,这无疑值得广大投资者关注。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