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类藏品由冷转热

从最初的中国书画、瓷器古玩专场,到如今的名人专场、印章专场、珂罗版文献专场、名砚专场,再到书画拍卖会上名人专题和小门类艺术品专场的逐渐增多,艺术品拍卖市场正逐渐细分化。江苏嘉恒拍卖公司、南京嘉士拍卖公司、南京十竹斋拍卖公司陆续亮出名人字画、铜佛像等专题专场拍卖吸引了大量专门藏家。

嘉士拍卖公司老总近日告诉本报记者,细化拍卖的目的是吸引专门收藏某名家和某类艺术品的藏家,提升拍卖效益,加速艺术品市场行情的转暖。如嘉士春拍策划的著名画家李味青专题拍卖,成交率达60%,直接提升了拍卖会的整体效益。

小门类拍卖天地广

由于前两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字画、瓷器玉器等大门类拍卖收藏,很容易受到炒家的追逐。随着市场调整,投资者的日益理性,大门类收藏开始冷却,以钟表、印章、名人信札、砚台、铜佛像、铜镜等一些小门类为代表的专场拍卖不仅出现在北京一些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也出现在地方一些拍卖会上,并且行情火爆,显示出小门类的收藏与投资大有广阔天地。

如近日西泠印社推出的名砚专场拍卖,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但却是继去年秋拍“犀象印萃”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的成功推出后,又一个受到投资者关注的小门类专场拍卖。据了解,2006年西泠印社秋拍的“犀象印萃”篆刻专场拍卖的总标的为600多万元,成交金额超过1335万元。不少买家都是专程从外地组团来参加这场印章的专场拍卖会。而十竹斋春拍推出的铜佛像拍卖,吸引了大批广东、浙江买家,成交率达到85%。

专家给你支招

中小门类艺术品的热拍引起了投资者和藏家的关注。有关专家建议,投资这些小门类艺术品首先的技巧,就是看它们是否是收藏大类的附带品,如印章、砚台就是书画作品的附带品。齐白石的一幅作品,动辄拍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的天价。其实齐白石精品印章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不在其书画之下,只是它们的价值还没有被市场充分发现。另外,投资者和藏家要紧盯那些“冷转热”的藏品。如玉器、佛像、影像等,以前都是瓷器杂玩专场中的一个部分,但2006年香港苏富比成功举行“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后,将佛像市场推向了快车道,内地多家拍卖公司随后也推出了佛像专场;自去年北京华辰首推影像专场获得市场大力追捧后,今年春季,许多拍卖公司都新增了影像专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刚刚结束的上海朵云轩春拍珂罗版文献专场上,196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超过306万元,这也是继中国书店推出美术参考书拍卖会之后,国内又一场以著录书籍为主的专场拍卖。因此,投资者和藏家在一个冷门转化成热点起来后,要果断介入,才能分享冷门藏品转热的增值效益。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