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笔”:一股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游走的力量

“新工笔”正如顾平先生所说的:第一,它倾向“工笔”的表现手法,“新”中包含着变化,虽由传统演绎而来。但都是地道的新绘画;第二,它是当代工笔绘画的代名词,传统的技法加上当代的观念,让它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距离。“新工笔”是当代中国画的新现象,它的出现或许是出于偶然,但它出现后对其他画家的影响却使得这种画面经验成为一种创作潮流。

正是新工笔这种在当下中国画发展中最具活力与空间的艺术特性,让我们看好它的未来走向。当代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更使我们从专业角度有兴趣关注这一学派的行程。此次江苏嘉恒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春拍将隆重奉献给藏家的当代“新工笔”专题,就是基于以上想法所产生的,它将成为学术与商业之间一次尝试性的探索。

嘉恒这次春拍专题所选均为当代“新工笔”画家中的佼佼者,并且都已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喻慧的《灵石与鹦鹉》,崔进不动的灵石与随时逝去的鹦鹉,表达了画家对永恒与瞬间这一命题的探索。崔进的《红悸》画家用精神的眼睛来感受现实社会的生存空间,体验生命存在深层里遭遇的真实,把留在记忆层面上的生活话语转换出来,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诗刻来重新看待存在的能指倾向。雷苗的《桃花》以一种别有灵寄的女性化视角为花修史,为心留影。姚媛的《忆仙姿》将古代花鸟画卷与现时的山水错置,它是我们看到了古典与现代之间一种可能的结合。李水歌的《天鹅》素雅、静笃,在枯枝败叶中饱含着生机。沈宁德《宠物之一》画家相信存在于动物身上的那种神秘灵性,所以女性形象和其身边的诡异动物已成为画家笔下的一种持有的符号。其它如姜建林的《花鸟》、徐惠泉的《采莲曲》等也都各有特色,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传统工笔画的图像经验,并呈现为不同于传统工笔画的视觉方式。

中国工笔画之重振意义甚大,其收藏价值亦应不言自明,相信江苏嘉恒的这次“新工笔”专题一定会给各路藏家一种全新的超值体验。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