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作品频现拍卖会 艺术投资短线热炒成风

“这幅画1万元要不要?”这是一位油画家两年前向三川画廊推销画作的尴尬经历。昨天,画廊总经理张伟民说:“当时我不在,如果我在,一定会收下。虽然我不喜欢,但我会把它放在仓库里。”这件遭到冷遇的作品如今市场价已经飙升至几百万元,而这位画家更成为国内外艺术市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其作品拍卖价动辄几千万元。
艺术投机商风起云涌
这位画家在艺术市场命运的巨变正是国内艺术市场现状的反映。当代艺术为何火爆,是因为更多资本的大举进入。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画廊、画商、外国机构甚至画家本人往往与中介机构合作,联手包装画家,利用各种方式为画家造势,并最终达到操纵画家作品价格的目的。飞涨的价格让艺术投机商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他们像投资股票一样投身艺术品市场。而这样的艺术投机商正呈风起云涌之势,卖房子卖地,东拼西凑就为在艺术市场赌一把。赚了,盆钵满盈;输了,倾家荡产。但,更有许多人进退两难欲罢不能。
华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学军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资本运作进入艺术品市场无可厚非,它把艺术品市场推广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把私密、个性化收藏,推向了公众化、社会化的经济活动,客观上对艺术品和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但同时,资本运作使投机商更急于获利。于是,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件作品拍完没多久,几个月后又在拍卖行露头了。这种投资模式,让人产生一些猜想,更对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利,其中最直接的侵害是致使一些不清醒的艺术家更像是赶制货物。“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画家张晓刚说。
同一件作品频现拍卖会
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徐冰、何多苓、周春芽、杨飞云等,许多当红艺术家的作品都遭遇过短期内频繁现身拍卖会的经历。当然,每一件作品每一次的现身,都带来价格上升的最终结果。
甘学军分析,这和国内投资市场能量有关系,说明这类人尚没有足够的资金力量,他还扛不起。而且,这类投资者过于简单套用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似之处,其实,艺术品投资更应该是长线运作,即便方法是相似的,但其周期拉得更长。更何况艺术品毕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品,和物质化概念的回报不一样,它更需要投资人独特的艺术感受力。
百雅轩画廊CEO、艺术推广人李大钧则认为,这与许多拍卖公司过低的标准和不专业有关系。实际上,拍卖行业正在洗牌,会很残酷,两三年内,一批拍卖公司可能倒闭或转型。大多数拍卖行的经营是低水平的,获利生存的模式过于单一,没有艺术产业化的模式和辅助收入,那种单靠佣金收入模式来运营的拍卖公司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
著名美术评论家高名潞告诫,当前80%的当代艺术品,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很多滥炒出来的价钱,不过是搭建在沙滩上的大厦,迟早是要倒塌的。
散户式做法容易受到冲击
业内人士把这类艺术投机商比做“散户”。玩过股票的人都清楚,散户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哪怕是一股小小的波浪。
李大钧说,股市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是股票都可以赚钱;短线投资、频繁交易的股民也是不容易赚到大钱的。他举例说,投资艺术品当作理财方式的例子在国外很多。英国的铁路养老基金靠购买艺术品一直维持高速的增长,但他们的投资周期一般都在10年左右。“我奉劝那些把短期投资艺术品作为主业的人们,还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经营其他产业为好。”
“吴冠中作品的收藏者,有不少人在国外,他们买到吴先生的作品后,有的根本就不再露面了。除非遭遇财务危机,他们是不会卖出自己珍贵藏品的。”李大钧说,这些藏家有的收藏吴冠中的作品已超过了20年。现在吴冠中作品价格高了,他们反而成为了真正的受益者。
而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藏家陈女士说,她在收藏市场摸爬滚打已经几十年,1990年她从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200万元拍得一件张大千画作,十几年后,她又在这家拍卖行以2000多万元拍出。如果不是自己急需,她是断然不会卖出的。眼下,她收藏有俄罗斯一些当代著名画家的画作,还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国画作品,她认为这些能传达美的作品经得起岁月的锤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