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山谈收藏:眼力最重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老在汕头市博物馆向媒体记者介绍他收藏的《平沙落雁图卷》。

吴南生其人

1922年出生,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曾任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长,中共海南区党委副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还是富有才华的作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今年3月,吴南生将珍藏30多年的元人画作《平沙落雁图卷》捐赠给汕头市博物馆,这件属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了汕头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吴老讲述了拥有《平沙落雁图卷》的故事,“很多珍贵文物在文革时代都遭受了破坏,文革结束后,大家对文物收藏不太感兴趣,1977年,我到北京参加会议,无意中从朋友获悉这幅画,当时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下来的,大概不到100元。后来经专家鉴定是元人画作,现在价值少2000万元。”

“便宜就好,眼力最重要”

据了解,有专家鉴定《平沙落雁图卷》是南宋画家马和之一派的作品,但有关部门还未作出最后结论,如果确实,其价值将在上亿元人民币。记者获悉,吴南生收藏起步甚早,正式入行是在1955年,那时他刚从海南岛调回广州工作。50余年的收藏生涯中,吴老一直奉行“便宜就好”的原则。“如果假的呢,损失也不大;但如果是真的呢,就不得了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靠眼睛”,吴老正是凭着眼力“捡漏”颇丰。

20世纪50年代,每到星期天,吴老总要到广州的文德路走走。有次在一家公私合营的店铺里看到一张没有落款、只有一个图章“文仲子”的画,画得很好。店主开价60元。吴老知道文仲子就是文征明,看画风也是文征明,看纸张是明代人用的纸,但没落款,心里总不踏实。但画的右下角有一块藏章是“竹朋真赏”。吴南生印象中,“竹朋”即李佐贤,是清代著名的收藏家,又是鉴藏文征明作品的大家,这应该是有力的佐证。于是他跟店主还价到40元买了。

吴老回忆说,这张画在“文革”中被保留下来,后来,经国家书画鉴定组鉴定是文征明真品,组长谢稚柳先生在上面题:“文征明松林晤对图真迹”。

能有如此好运气,也跟时代有关。解放后,思想运动接二连三,这些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没多少人愿意买,所谓“有行无市”。到了20世纪80年代,吴南生转为收藏楹联,“那时字画贵了,我买不起了。但对联很便宜。”

目前他精心收藏有明、清及近代的诗文手稿、楹联、手卷、条幅,其中包括祝枝山、文征明、八大山人、郑板桥、刘墉、吴昌硕、梁启超等名家,有不少是“文革”劫后幸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