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粮票藏品市场受宠 逐渐成为收藏佳品

上世纪60年代一名教师在粮票丢失以后,为了给全家人寻得一条生路,不得不写信给教过的三届毕业生,向自己的学生“讨”粮票。“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年伴随计划经济而生,此后38年间,粮票扮演了命根子的角色,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离开粮票都寸步难行。

后来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粮食统购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承载着几代人坎坷的粮票从此以崭新的面目进入了收藏领域,成为收藏佳品。专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制作的《中国粮票精品典藏》不久前得以面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

翻阅《中国粮票精品典藏》,它以省、市、地区为单位,共收录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珍贵粮票258枚,其中包括西藏、云南、新疆等偏远地区的稀有粮票。不同于邮票的国家统一发行,在当时严峻的背景下,除国家以外,省、市的粮食部门都有资格发行粮票。这样的发行特点也导致其本身的分类非常复杂。从1955年到1993年,全国大约发行了9000多种粮票,主要有三大类,《中国粮票精品典藏》中都有所涵盖:全国通用粮票4枚,全国省市地方粮票246枚,全国军用粮票微缩纪念章8枚。

三类粮票可谓各有千秋。第一类全国通用粮票,由国家粮食部统一发行,在全国各地都能使用。第二类省市发行的粮票,种类比较繁多,仅限于在当地使用,当年人们去外地出差前都要先携带着单位的出差证明和自己的当地粮票到指定地点去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以便确保自己去外地后能够吃得上饭。这类省市发行的粮票存世量在三种粮票中是最多的。

第三类军用粮票,这种粮票独立于国家和省市之外,由军队统一拨付。军队粮票的特点是面额较大,最小五十斤,多则五百斤、一千斤。军用粮票的搜寻难度比较大,因为粮票是有价票证,在作废之前根本不会进入流通领域,当时只在军队内部流通,所以一般民众若无特殊渠道则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军用粮票,目前军用粮票的存世量比较少。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