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呼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退休做一名博物馆志愿者”

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有三十多个分论坛同时举行,不光记者们分身乏术,连官员与专家也顾此失彼。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行程表排得满满的,但11月8日下午还是选择了“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

“退休了,我会做一名博物馆志愿者。”他一开口就赢得了满场的掌声。他说,中国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还在建设中。人们对志愿者还有许多误区,比如以为志愿者就只有年轻人才能当,实际上许多知识丰富的中老年人也可以是很专业的志愿者;还有,我们总以为志愿者只是提供简单的接待与解说等服务的,其实博物馆的志愿者完全可以是专业人士参与到陈列布展等更为深入的领域。

“目前中国博物馆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会有上百所博物馆诞生,但我们所培养的专业人员是供不应求的,大量的志愿者的存在会为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国家应该创造更良好的条件促进博物馆志愿队伍的建设。”

博物馆有志愿者,是1907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首开先河的,但成为制度化而普遍为博物馆所采用,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国外,几乎博物馆的所有工作,只要具备相关的行业知识,经验、兴趣和热忱,志愿者都可从事。博物馆的志愿者在国外被称为“博物馆之友”,世界博物馆之友联盟”(WFFM)就是他们的组织。WFFM成立于1975年,目前由36个国家的18个国家联盟和27个协会会员近200万人组成,是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国际非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并与ICOM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世界博物馆之友联盟主席丹尼尔说,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认可志愿者的作用,志愿者和专家对于博物馆的作用并不相同,但同样不可缺少。

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于2002年3月6日登报公开征募志愿者,当时收到2000多个咨询电话,有560多人报名应征,220多人获准应试,150人被首批录用。随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一批大中型博物馆纷纷开始了志愿者的探索与实践。在这方面宁波博物馆的探索更有借鉴,它们现有志愿者达到500多名,其中包括不少外籍人员。其服务岗位多样,分为日常、辅助和特殊三大类,在日常岗位中又细分为日常讲解和大厅服务两项;在辅助岗位中又细分为摄影和文书处理两项;在特殊岗位中又细分为档案管理、办公室协助和大型活动协助三项,与国外大馆的做法相差无几。

在中国,由于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召开,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设立在宁波博物馆的中国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为配合ICOM第22届大会的召开,从去年开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包括中国博物馆志愿者标识和标语征集评选;“牵手历史——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评选;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征稿等。此次博协大会的召开,将让中国的博物馆志愿者走上更为专业和国际化的轨道。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