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潮:让中国的博物馆进入国际博物馆行列

在正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就博物馆发展问题接受了光明网记者专访。

光明网:这次国际博物馆大会在中国召开,您觉得将对我国博物馆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记者杨慧峰摄

宋新潮:国际博物馆协会有30多个委员会。讨论的问题虽然是围绕“博物馆与构建社会和谐”,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内容,这些都将对中国博物馆各个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使我们从整体,从思维方式和认识上,包括在将来发展方向上更加融入到国际博物馆的发展潮流中去。

博物馆发展到今天,我们更需要跟国际博物馆进行交流。本次大会是中外博物馆交流的大会,我们希望国内的博物馆都能够参加。我们也在不断的动员大家来参加,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这大会有一个交流机会。如果在国外举办,我们只能派出100个人或者50人。这次我们有1000多人参加,跟国外参与人数相比基本是一半一半,我们可以一对一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次大会对于中国博物馆界将来发展的影响是具有历史性的,而不是一般意义的。

比如我参加了考古与遗址委员会。他们讨论复制品、仿品跟文物的关系。当然这个可能大家会也不同观点,而且我觉得这些专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这个问题。比如说有人认为博物馆应该拒绝仿品,另一部分人说我博物馆很多教育是需要仿品的。同时,仿品对于遗址来说是特别需要的,特别是中国的土遗址来说,这些可能我们很快就看不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需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怎样使仿品能够又跟原来的东西有区别?包括原来的形和神同时要具备,又不能去误导观众。所以这对整个仿品的制作、以及仿品整体的认识会要求会更高。

从博物馆建立的目标以及发挥的作用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遗址类博物馆是我们在30年里发展最快的。我过去管考古,只要有重大发现我们要建设一个博物馆,怎么建?我们如何去做展示?我们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向大家展示的,怎么样去做?国外的很多经验和做法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对我们的启发是无疑的。

这次大会从国家文物局角度来讲,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希望能够提高我们博物馆的水平,而且能够真正的进入国际博物馆的行列中去。包括我们在做的一些专题类博物馆,而不一定追求过大的博物馆。同时我一直在强调,我们博物馆既要有数量上增加,我们现在3020座博物馆,应该说发展很快,但是与我们这么一个大国,于这么多的人口相比,我们还是很不够的。但是实际上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3020个博物馆里有多少可以成为国际型博物馆?又是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博物馆水平提升放在第一位,把数字提高放在第二位。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