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对话社会和谐

来自全球的目光并没有因为上海世博会的落幕而远去。为期6天、被誉为“博物馆界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今天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再一次赢得世界的目光。

这次大会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64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也是世博会闭幕后中国承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领域国际盛会。来自全球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200余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专家、博物馆研究者共聚沪上,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这一主题,进行跨学科、开放式的探讨。

博物馆在塑造文明社会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博物馆,它将是一座贫瘠的城市。博物馆,该如何更好地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这次大会上,期待着答案。

届时,我们可以听到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陈燮君、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人类学教授卢尔德·阿里斯佩等在内的各国专家,就“博物馆的视听与新技术”、“博物馆建筑设计”、“博物馆藏品环节的伦理观念”等议题所阐述的新观点,从而知晓现代博物馆的新使命。

全国博物馆的特点同样会映入我们的眼帘。11月8日,博物馆展览会也将在同一地点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104家单位和组织将参展,其中也包括了我省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黄岩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告诉我们,中国的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从1905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创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只有短短100余年的历史。而现在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已达到3200多个,并继续以每年100个的数量在增长。特别是2008年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全国1743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接待观众8.2亿人次。

据介绍,创建于1946年的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现分设117个国家委员会和30个国际委员会,会员人数超过3万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博物馆界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国际性组织,且一直致力于协助博物馆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共享工作。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