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万石之王”田黄石印章 鉴别不能只靠“萝卜纹”
好马配好鞍,好石配好章。随着印章收藏的红火,高档印章拍卖近日屡创佳绩。上周,在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举办的印章专场拍卖会上,800方印章拍品创下了98.5%的成交率,一对由金枇杷黄田黄石雕刻的金瓜钮长方章创造了3.8万元的全场最高价。
本次高价成交的田黄金瓜钮长方章,其实只有4.8厘米×5.0厘米×8.1厘米大小,在当场拍卖的诸多印章佳作中属于体积偏小的。但其属于名家名作,为寿山石雕刻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林文举的获奖作品。林文举的该作品取意“五福同享”,寓意丰收喜悦。
而且,该印章质地优良,采用的是金枇杷黄田黄石,为寿山石中最为名贵的品种,素有“万石之王”之称。
印章体积大小并不重要
广州地质科学院的项贤彪先生也是金石收藏家,他认为印章的体积大小并不重要,收藏最应关注的只有两点:首先要看其石质是否优良,再者看其是否为名家雕刻,如果两者皆是,该印章就称得上珠联璧合、锦上添花了。此外才是历史渊源,时间越长的印章价格越高,一方普通清代田黄随形章在广州长寿路的卖价目前已经到了1.5万至2.5万元之间。
正因为田黄石印章拍卖屡创佳绩,其造假行为也越来越猖獗,主要表现在以劣等石料冒充寿山石上,其次才是篆刻冒充名家名作。
从在外观上来看,寿山石很容易与叶蜡石、滑石等相混淆,但收藏者只要挟带放大镜细心观察,还是能加以鉴别的。寿山石抛光面主要呈现出油脂光泽,且带有较弱的蜡状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质地细腻。而叶蜡石具有比较明显的蜡状光泽,且结晶颗粒较粗,呈片状定向排列;而滑石结晶颗粒较粗,为细粒至粗粒结构,远没有寿山石的结晶颗粒细小。用放大镜检查寿山石,可以看到条纹构造,细密有秩,并无纠结,起伏也不大,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重要依据;即使是断口处也呈现光滑的贝壳状,没有参差不齐的明显断纹。
小石种也有“萝卜纹”
但光凭“萝卜丝纹”或外观并不能保证田黄石的身份,高岭石等小石种也具有该类纹路,如无光学鉴别仪器,收藏者还需要通过手感来确认。田黄石与多数石头触手冰凉的感觉有很大差别,冬季触感温润,夏季则清凉温润,常年不上油,也不会干燥。
最后,福建新坑所产的田黄石多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外表常裹着一层黄色或黑色的皮层,且体内隐有红筋状的裂痕格纹;该特点近日常被人用来鉴别田黄石,其所谓“无格不成田”之说。但裂纹毕竟是瑕疵,是一种石病,“格”多终非好石,收藏者切勿盲目迷信或依赖该规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